后天高溫沖38℃!醫院急診的高血壓、中風病人,又要扎堆了。
最近三年夏天,每到7月中旬,心腦血管急診量就漲三成。68歲的老王,上周還說“天熱吃不下,吹空調喝啤酒挺舒服”,結果半夜頭暈嘔吐送急診——血壓飆到180,腦部血管差點堵死。
他老伴直抹淚:“就想著天熱涼快,誰知道身體扛不???”熱天出汗多,血液變稠,血壓容易上躥下跳。
很多人把頭暈、手麻當中暑,扛著不去醫院。
55歲的張阿姨,連續三天頭暈沒當回事,第四天說話不利索,一查腦部已經缺血。醫生直嘆氣:“早期信號不當真,耽誤的是救命時間?!惫鹧芯扛?200例夏季中風患者,68%脫水卻沒覺得渴。
口渴不是身體缺水的準信兒,等渴了再喝,血黏度早高了。不吃飯、喝冷飲、通宵、猛運動、猛吹空調,這五件事最傷血管。不吃飯缺電解質,心臟亂跳;喝冷飲血管一縮,血流不暢。
通宵熬夜血壓飆,猛運動出汗多,血更稠;猛吹空調溫差大,血管忽張忽縮。
老醫生說:“血壓穩不等于安全,熱天變數多,睡眠、情緒、飲食都得盯著。
”年輕人也別大意,30歲熬夜喝酒的,隱性高血壓不少見。有人覺得“不頭暈就沒事”,可血管彈性早被偷走了——門診見過太多“看著健康”的人突然倒下。
身體不是靠感覺,是靠指標說話,別等倒下才后悔。熱天危險的不是氣溫,是人愛犯的“懶惰病”:懶得動、懶得吃、懶得喝。
改不改這些習慣?身體會用另一種方式告訴你答案。你家老人夏天有這些習慣嗎?
評論區聊聊怎么改。身體不適別硬扛,及時找醫生最保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