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出身魏郡王氏。王家在西漢末年的時候,權傾朝野,前前后后有九個人封了侯。這樣的家族按理說應該要培養出一批年輕優秀的人才,然而并不是。王家子弟大都生活侈靡,聲色犬馬,互相攀比,沒有一個扶得起來的,唯獨王莽生活簡樸,為人謙恭;而且勤勞好學。對家人關懷備至,對外人彬彬有禮。
漢哀帝死了之后,太后王政君大權在握。王政君也是王家人,由于她的女的,需要家族里找個人出來幫她,結果放眼望去,除了王莽,一個能用的都沒有。于是只得啟用王莽,這一啟用,就終結了西漢。
王莽當上皇帝之后,搞了一攬子自認為對老百姓的惠民工程,史稱王莽改制。
一、土地改革
全國所有的土地都上交給國家,這也是后世許多人說王莽是穿越過去的,但在當時的環境下,這樣做根本不現實。也是王莽新朝只存在十幾年的根本原因。要知道土地私有已成為當時西漢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
因此,實行王田的詔令剛一頒布,便遭到大小土地所有者的強烈反對。一部分地主、官僚甚至舉兵反抗。漢徐亭侯劉快結黨數千人起兵;真定地主豪強也在劉都的率領下舉兵反莽。可以這么說吧,起兵反莽這件事一直從新朝開始延續到新朝結束。
二、 幣制改革
王莽一共進行了四次幣制改革。王莽當政后,為了削弱漢朝舊族勢力,以及對百姓的財富掠奪,一些之前早已作廢的錢幣都在改革中恢復,只是做的形狀不一樣而已。
由于幣制搞得太混亂,導致老百姓們買東西很不方便。并且每次改制的錢幣越來越小,價卻越來越高,實質上剝削了許多普通民老百姓的財富。幣制改革的失敗也是迅速滅亡的原因之一。
三、 禁止奴隸買賣
當時的西漢還是屬于半農奴封建社會,王莽認為只要禁止奴隸的買賣,就可以從根源上杜絕奴隸的產生。想法當然好,但是和土地改革一樣,步子跨得太大,容易那啥。反莽這件事這么多人做,跟這個也是有關系的。
四、 實行五均六筦
通俗地說就是收稅和控制物價和放貸,酒、鹽、鐵等產業由新朝管理,不允許私人交易。王莽認為這些措施,無論從減輕普通百姓的經濟負擔,還是加強新朝對經濟生活的控制,進而加強中央集權,都是有利的。
但是,王莽沒有想到推行這些政策大多是依靠一些富商大賈,他們利用特權同官僚、地主互相勾結,肥己營私,囤積居奇。原來為平抑物價防止商人漁利的五均,也變成官吏賤買貴賣從中牟利的機構。
那些身穿官服的商人們怎么會去考慮老百姓的死活呢?只管看自己能不能從中撈到好處,結果給普通百姓帶來更大的痛苦。
王莽改制的失敗,有一部分的原因是歷史的必然,但大部分還是歸于他的為人。他性情狂躁、輕于改作,一味慕古、不切實際,剛愎自用、所用非人。正因為如此,他在改制中沒有建立一個有公正嚴明和高效率的領帶班子,也沒有根據改革中的實際情況作出調整,完全通過高壓政策去實施,所以他的改革必定是不能成功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