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白樂天被貶到江州當司馬的時候,寫了一首家喻戶曉的詩《琵琶行》。
這個時期,他還有一首詩廣為流傳。
放言
唐 白居易
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鉆龜與祝蓍。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我送給你一種解決疑惑的辦法,不用去用龜甲占卜,也不用去用蓍草算卦。
檢驗玉的真假需要燒滿三天,辨別木材的好壞要等七年以后。周公在害怕流言蜚語的時候,王莽在還沒有篡位之前表現得謙恭有禮。
假如當初他們剛一死,那么他們一生的真假又有誰能知道呢?分辨人或事物的真偽需要時間和考驗。
這首詩說認識一個人,要經過時間的考驗,不能只根據一時一事的現象下結論,否則就會把周公當成篡權者,把王莽當成謙恭的君子了。
很有意思的是他把歷史上千古流芳的周公和臭名昭著的王莽放在一起。
周武王死的早,兒子周成王繼位才十三歲,于是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輔助成王代理天子的職權。
周公盡心盡意輔助成王,但他的弟弟管叔、蔡叔說周公有野心,紂王的兒子武庚和管叔、蔡叔串通一氣鬧起叛亂。周公安定了內部親自東征平定了叛亂。
要是周公死的早或者這次叛亂成功,歷史上周公的形象就重寫了。
假如成王和召公等大臣誤信了謠言,而用陰謀手段殺了周公,可能也是已歷史上的大冤案了。
王莽以謙恭儉樸聞名,散盡家財結交名士,母親生病時大臣夫人探視,他竟令妻子穿著“布蔽膝”迎客,營造“寒素”假象。
為了博得百姓和王公貴族的擁護,不惜處死犯法的兒子,大義滅親。
要是王莽當初沒有篡位前,就死了,那歷史上留下的名聲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或許對于王莽來說,早死早托生。
兩耕齋閑話:閑來喝茶,夢里拈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