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2631期】
2018年,短視頻橫空出世,從此走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據統計,在使用短視頻的人群中,30歲以下的年輕人占比高達76.8%,而20歲以下兒童青少年則占總數的30.5%,遠高于中老年群體。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557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7.7%的受訪者喜歡刷短視頻,且受訪者年齡段越低,刷短視頻的興趣越高。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最新數據顯示,我國目前網民規模達11.08億人,而短視頻用戶規模便突破10.8億 ,在網民群體中占比極高。從使用時長來看,短視頻應用人均單日使用時長達168分鐘,近乎每人每天要經歷超過200次 “指尖跳躍”。
智能時代,短視頻不僅能夠在指尖滑動之間給人帶來愉悅的視聽體驗,也讓我們能夠在繁忙生活之余碎片化地學習知識。一些優秀的短視頻創作者還為觀眾帶來很多正向精神激勵,開展科普教學,豐富了人們的網絡生活。
同時,在社會、經濟等各種壓力悄然劇增的時代,短視頻也裹挾著一部分人沉迷于“低成本高回報”的快感:觀看“洗地毯”、“修牛蹄”、“收納大師”和“擠痘痘”等“解壓”視頻,沉迷“旅游達人”、“網紅探店”、“明星日常”等“分享生活”短劇,收藏一些“高效健身”、“快速減肥”等“學習”短視頻。點贊、算法推薦的即時反饋機制會讓人短時間內頻繁獲得快感,陷入“越刷越空虛,越空虛越想刷”的惡性循環,浪費大量寶貴的學習和休息時間。更令人擔憂的是,為了追求流量背后的巨大利益,少數短視頻制作者迎合大眾惡趣味制作的劣質短視頻已經從“數字安慰劑”變成了“數字毒藥”。
《心理健康藍皮書: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23-2024)》的調查顯示,當短視頻使用時間超過4小時,青少年存在抑郁風險的比例高達42.1%。那應如何控制刷短視頻的時間,保護我們心理健康呢?
做到自我察覺與情緒管理
在打開軟件的前,仔細詢問自己:“我現在只能通過這種方式緩解心情嗎?我現在需要什么?”通過轉移注意力,關注自己真實的情感需求。同時,培養一些替代性的放松方式,如冥想、攝影、桌游、運動等。刷一會兒手機,就說服自己休息一下,緩解身體和精神疲憊。
設定明確的時間與行為限制
可以嘗試卸載軟件、精簡App,即定期清理、精簡手機中安裝的App數量,尤其是娛樂類App的數量。或者采取物理隔離手機的方式,強迫自己一段時間內擺脫對短視頻的依賴。例如,將手機放在另一個房間或使用定時鎖盒,避免隨手刷視頻的沖動。對于自控能力較弱的青少年,監護人可以通過設定手機使用時間限制,并采取陪伴觀看的方式,引導他們正確使用短視頻。同時建議建立“無手機時段”,如學習、用餐或睡前1小時,用親子活動、運動或閱讀等替代娛樂。
主動構建替代性成就體驗
要擺脫對短視頻的依賴,可以主動培養輸出型愛好,用學習、閱讀、運動等具有長期回報的活動替代即時快感,增強成就感和專注力。例如,用刷短視頻的兩小時觀看一部高質量電影、學習新技能或鍛煉身體,既能放松又能提升自我。此外,可通過制定“價值換算表”,如對比短期愉悅和長期代價:刷一個小時視頻帶來的短暫快感與造成時間浪費、工作注意力分散的價值對比,幫助理性權衡利弊,逐步用高價值活動替代低價值消遣,建立更健康、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在信息洪流中,我們要時刻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不要讓刷屏悄悄偷走你的時間和精力。
作者簡介
王靖婧,大學本科在讀,喜歡繪畫,熱愛生活。
作者簡介
葛益彤,大學本科在讀,熱愛體育運動、閱讀寫作。
主播簡介
周思言,大學本科在讀,熱愛航天科技。
來源 | 我們的太空(ID:ourspace0424)
作者 | 王靖婧、葛益彤
主播 | 周思言
審核 | 陸崢
編輯 |劉心繼
校對| 樊瀚文
主編 | 張文軍
郵箱 | ourspace0424@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