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創造知識,就是要在科研工作中有所作為,真正做出點有價值的研究成果。”
——黃昆
黃昆(1919年9月2日—2005年7月6日),著名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固體物理學和半導體物理學奠基人之一、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今天是他逝世20周年。
01
Makes a Difference
1945年,26歲的黃昆遠赴英國攻讀博士。留學期間,他展現出非凡的創新能力,提出的“黃散射”“黃方程”理論在多個物理學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他因此成為國際物理學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1947年,量子力學奠基人之一、物理學大師馬克斯·玻恩向黃昆拋出橄欖枝,邀請他共同撰寫專著《晶格動力學理論》。合作過程中,黃昆始終秉持嚴謹求真的科學精神,敢于同權威科學家就學術觀點展開深入辯論,提出的諸多觀點都在后續研究中得到驗證,贏得了玻恩的高度認可。
多年以后,玻恩在寫給愛因斯坦的信中說:“書稿內容現在已經完全超越了我的理論,我能懂得年輕的黃昆以我們兩人名義所寫的東西就很高興了。”《晶格動力學理論》問世后引發了巨大反響,至今仍是物理學領域的經典之作。
▲20世紀40年代,黃昆(前排左二)在英國利物浦大學做博士后時與同事們合影(前排右一為黃昆的夫人李愛扶)(圖片來源:半導體所)
20世紀40年代末,黃昆在歐洲物理學界聲名鵲起,而他卻更關注如何回國,以及“書生”能為祖國做什么。
1947年,黃昆在給楊振寧的一封信中探討了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回國,還是暫不回國?他寫道:“看國內如今糟亂的情形,回去研究自然受影響,一介書生又顯然不足以挽于政局”“如果在國外拖延目的只在逃避,就似乎有違良心。我們衷心還是覺得,中國有我們和沒有我們,makes a difference(截然不同)”。
在強烈愛國心和使命感的驅動下,1951年,黃昆婉拒玻恩的一再挽留,告別了英國的科研環境與生活,回到了祖國。
▲1951年在利物浦大學做博士后的黃昆(圖片來源:半導體所)
02
“業余研究的結果”
回國后,黃昆在北京大學擔任物理系教授。鑒于國家對理工科人才的迫切需求,他暫別已卓有成效的科研工作,轉而投身為國育才的事業中。
其間,黃昆創建了中國第一個半導體物理專業。他總結多年教育經驗,基于授課講義編寫出《固體物理學》,又與謝希德合著《半導體物理學》,成為這一領域的重要教材和參考書。黃昆培養的大批學生成為中國科技界的棟梁,投身“兩彈一星”工程、國防和經濟建設。
1975年的一天,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以下簡稱半導體所)報告廳座無虛席,一場在當時十分難得的學術報告會即將開始。“我今天要講的內容只是我業余研究的結果。”黃昆以一句樸實的話開始了他的講授。
這場報告不但在科學界引起很大反響,還給鄧小平同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75年9月,在聽取中國科學院的匯報時,他忽然提到,“有位老科學家,搞半導體的……科學院半導體所請他作學術報告,反映很好。他說這是業余研究的。”鄧小平同志認為,像黃昆這樣的專家沒有充分發揮研究才干是一種莫大的浪費,指示“要他當所長,就是要他直接到實驗室去”。
就這樣,1977年,黃昆回到闊別20多年的科研一線,在半導體所開啟了科研生涯的第二春。
▲黃昆(左)在半導體所辦公室里工作(圖片來源:半導體所)
03
“黃昆不在家”
從1978年起,黃昆每周都會抽出半天時間,為半導體所科研人員系統講授半導體物理理論基礎。在那段日子里,他的家門口常常會多出一塊牌子——“黃昆不在家”。為了能集中精力備課,他便用這樣的方式表示“謝絕打擾”。在他的努力下,經過10個月的學習,全所的學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1983年起,黃昆開始著重關注半導體超晶格的物理問題。他與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合作設計了“偶極子超晶格”模型,后被命名為“黃-朱模型”,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國際上第一個超晶格光學聲子拉曼散射微觀理論。他還領導建立半導體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展量子阱和超晶格的電子能譜和晶格振動研究。
▲黃昆(左一)、楊振寧(左二)與朱邦芬(圖片來源:《水木清華》)
在黃昆的主持下,半導體所開創了我國材料科學和固體物理學的嶄新領域,許多研究已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因在固體物理學領域的杰出成就,黃昆榮獲200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05年7月6日,黃昆因病去世。2010年7月26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發現的第48636號小行星被永久命名為“黃昆星”。
大師已去,精神永存。這位物理學大師在科學研究上不斷創新、勇于探索的精神,嚴謹求實的治學態度和淡泊明志的高尚情操,繼續深刻影響著后來者。
▲1987年黃昆在半導體所作學術報告(圖片來源:半導體所)
來源:中國科學院大學
責任編輯:宋同舟 王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