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出名的帝王有很多,什么漢武帝、武則天、朱元璋、康熙帝等,各個都是功績非凡。但如果說在中國古代歷代君王中只能挑選出一位“千古一帝”,那就只可能是秦始皇。“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秦始皇的功績絕對是開天辟地頭一遭。
他是第一位統(tǒng)一華夏的帝王,后世中華民族各朝各代的版圖都是在秦朝疆域圖上進行擴展。他不僅統(tǒng)一了全國的貨幣、度量衡,車同軌、書同文,同時廢除分封制,確立中國古代封建社會長達兩千多年的,中央集權君主專制統(tǒng)治體制。
除了上述這些,秦始皇最喜歡干的事情就修建各種設施,比如水利工程就有靈渠、鄭國渠等,再比如世界八大奇跡之一的秦長城。在全國各地修建各種設施,那就必須得要有平坦的道路有利于通行,因此秦始皇還喜歡到處修路。
俗話說得好“要致富,先修路”,秦始皇很早意識到了交通的重要性,以咸陽宮為中心向四周輻射開諸多馳道,可以理解為如今的高速公路,車同軌也是因道路方便才得以實現(xiàn)。其中最著名的一條路就是秦直道了。
秦直道全長700余千米,自陜西境內(nèi)起,連接了陜西、甘肅、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三座大省。主持修建秦直道的是大將軍蒙恬,不過由于地形復雜、地勢險惡等問題,修建進度十分緩慢,直到蒙恬被賜死之時也沒修完,秦二世胡亥繼位后還在修。無人知曉具體什么時候方才修建完畢。
這條古代高速公路自秦始皇起,一直使用到清朝創(chuàng)立方才廢棄。新中國成立后,國家開始著手于對一些古代遺跡的考察,秦直道再次步入人們視線。但令人們感到驚奇的是,經(jīng)歷了幾百年的廢用光陰,秦直道竟然還如同一直在使用一般,道路上寸草不生。
經(jīng)過專家們對于道路的研究后發(fā)現(xiàn),秦直道采用的是“炒制”后的熟土,這種熟土一般是經(jīng)過高溫翻炒,或者碾碎后用大火燒焦,土中的一些營養(yǎng)物質以及草籽都因此被“殺死”。用這樣的熟土去修路,并經(jīng)大力夯實,能產(chǎn)生如現(xiàn)代混凝土一般的效果——平整、耐用、且寸草不生。
2000年前的道路都能如此優(yōu)秀,可看看我們?nèi)缃竦囊恍岸垢惫こ蹋藫u頭嘆氣,還能有什么辦法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