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網報道,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近日在華盛頓會晤了澳大利亞、印度和日本等國外長,希望由此加強與亞太地區國家的關系。報道稱,在接待三位外長時,魯比奧堅稱三國有必要加強合作、尤其是在原材料方面。在這個四方集團的目標中,魯比奧談及的是“要在主要礦產資源供應方面實現多樣化,不僅僅是原材料,也包括讓其能夠被使用的處理和冶煉能力”。魯比奧表示:“這對所有高科技和其他許多產業都很重要?!彼M谶@一問題上四國能夠取得“實質性進展”。
在華盛頓會談后的一份聯合聲明中,四國外交部長表示,他們正在啟動四方關鍵礦產行動?!巴ㄟ^合作確保關鍵礦產供應鏈的安全和多樣化,密切我們的伙伴關系,以提高經濟安全和整體韌性”。 印度外交部長蘇杰生在社交媒體X上稱,會見“非常有建設性”。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在歡迎詞中稱四國是重要的戰略伙伴,現在是時候在特定問題上“采取行動”了。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資料圖)
據日本時事通信社報道,四國外長在會后發表的聯合聲明中指出,中國今年4月加強稀土出口管制,引發了對供應鏈“突然收緊以及未來可靠性的嚴重擔憂”。聲明警告稱,過度依賴某一國家的資源供應將“損害國家安全”?!董h球時報》援引路透社報道稱,日、印、澳當下都與美國存在貿易摩擦及其他雙邊分歧,這為“四邊機制”蒙上陰影。
在全球稀土市場中,中國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不僅是稀土儲量大國,更是稀土生產和出口的強國。多年來,中國憑借著完善的稀土產業鏈、先進的開采和提煉技術,為全球提供了大量優質且價格合理的稀土產品。然而,美日印澳四國卻對此心懷不滿,他們尤其擔心過度依賴中國的稀土供應會使其在關鍵領域受制于人。因此,他們妄圖集合四國之力,打造一個獨立于中國之外的稀土供應體系。盡管四國會長在會后小心翼翼地沒有點名提及中國,但他們的意圖已經昭然若揭。
美日澳印外長聚首華盛頓(資料圖)
全球化智庫(CCG)高級研究員何偉文7月2日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表示,美日印澳就關鍵礦產展開合作并不令人意外,相關計劃早在拜登政府時期就已啟動。此前歐盟也提出,要提升關鍵礦產供應鏈的韌性和可靠性,其核心目標同樣是降低對中國的高度依賴。繞開中國、建立自主供應鏈、尋找新資源方,是這些國家幾乎共同的方向。但何偉文認為,從實際可行性來看,這一合作面臨諸多挑戰。
與此同時,中國新修訂的礦產資源法7月1日起正式實施?!斑@次修改是礦產資源法時隔29年后的首次大修,是自然資源法治建設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件大事。”新礦產資源法修改順利完成,在保障國家礦產資源安全、促進礦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方面贏得社會各界廣泛共識。同時,新礦產資源法適應新時代、新要求,在指導思想和制度安排方面體現了統籌發展和安全的理念、統籌開發與保護的理念、市場配置資源的理念、物權保護和平等保護的理念、誰開采誰修復的理念。
稀土礦(資料圖)
中國的稀土管控并非針對某一國家,而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手段。近年來,稀土走私、非法開采等問題屢禁不止,2024年5月,中國相關部門召開專項行動會議,要求企業提交技術人員信息正是為了堵住漏洞。此外,中方已建立稀土磁鐵跟蹤系統,要求生產商在線提交交易客戶名稱等信息,進一步強化對全產業鏈的管控。這些措施不僅針對美歐,也適用于所有試圖規避規則的國家。稀土是科技發展的基石。中國的“鐵令”向全球傳遞一個明確信號:在涉及國家安全的領域,中國絕不會妥協。
值得注意的是,當地時間7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與德國外交部長瓦德富爾舉行會談,雙方圍繞中德和中歐貿易以及烏克蘭、稀土出口等議題展開交流。王毅明確表示,稀土不應成為中歐之間的問題。德國非常關注中國對稀土出口的管制,對此,王毅明確表示,稀土是軍民兩用物項,所以各國都有相關的出口管制,但只要履行好出口管制的程序,稀土出口不應當成為中歐之間的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