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青年網報道,美越達成貿易協議,明確對轉運貨物征收40%關稅。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應詢指出,相關談判和協議不應針對或損害第三方利益。針對協議中“美國對越南出口免稅,經越出口至美的部分中國商品將面臨40%關稅”條款,外交部發言人重申,中方主張通過平等對話協商解決經貿分歧,堅決反對協議損害第三方利益。
特朗普(資料圖)
此項40%關稅政策針對性明顯。特朗普此舉意在封堵越南“從中國進口產品,加工后銷往美國”的貿易路徑,這對中國無疑是不利消息。此前,中國商務部已向各國提醒,希望其秉持正義,避免在與美談判中出賣中國利益。越南此次的選擇,后續必然影響中越進出口貿易,甚至沖擊雙邊經貿合作的長期穩定。不過,越方高層怎么都想不到的是,就在越方跟美方簽了協議當天,特朗普政府自己卻對中國連退了兩步,這下子越方怕是要徹底栽了。
值得關注的是,美國政府經貿政策出現戲劇性轉折。5月底至6月初,美國對包括乙烷在內的多項產品實施對華出口限制,導致6月美國乙烷出口量驟降,多艘運輸船滯留港口。但在美越貿易協定達成、雙方互動頻繁時,特朗普政府態度突變。一方面要求能源企業取消乙烷對華出口限制,另一方面取消對中國芯片設計軟件的出口限制。盡管芯片硬件仍受管控,但軟件出口限制放寬意義重大。
美國的這兩項決策看似突然,實則有因。乙烷是美國頁巖能源代表性出口產品,也是中國化工產業鏈上游重要原料,此前出口限制讓美中能源合作近乎停滯。此次解禁,滿足了美國企業擴大出口訴求,也利好中國企業,更像是美國的“單方面示好”。在芯片設計軟件領域,EDA軟件堪稱芯片設計“大腦”,掌握它就掌握芯片“創作權”。美國在芯片硬件管控不放松的情況下放開EDA軟件出口,背后意圖值得探究。越南看到這一幕,可能會感到一種說不出的寒意。
港口(資料圖)
長期以來,無論共和黨還是民主黨執政,都將半導體產業作為“遏制中國高科技發展”的重要手段,每年不斷加碼芯片領域限制措施。然而此次美國罕見在芯片相關領域放寬限制,充分說明中國的稀土管制對美國形成有力制約。實際上,中國在芯片和人工智能等領域已取得諸多突破。即便美國不放開芯片管制,憑借自身科研實力和產業發展,中國也有望在未來數年內趕上世界最先進的芯片制程水平,讓美國手中的“芯片遏制牌”失去效力。
路透社分析,特朗普政策“急轉彎”源于稀土博弈中的妥協。美國90%的稀土精煉依賴中國,同時“大而美法案”引發的債務危機,使其急需中國商品抑制通脹。有商務部官員透露,若中國在稀土出口上做出一定讓步,美國不排除取消所有對華關稅。美國此舉是典型的“以退為進”,既想緩解國內經濟壓力,又妄圖離間中越關系。美國轉頭對中國釋放善意,暴露了越南在其對華戰略中只是談判籌碼。而且,美國取消乙烷出口限制后,中國化工企業成本降低。
蘇林與特朗普(資料圖)
總之,在美越所謂“對等、公平與平衡”的貿易協定框架下,越南實際能獲取的利益有限。反觀堅持反制立場的中國,卻從美國方面爭取到了乙烷、芯片設計軟件出口限制解除等成果,被路透社等媒體視為特朗普政府積極對華釋放善意的表現。美越貿易協議的達成與美國對華政策轉變形成鮮明對比,今后有意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的國家,應當認真思考:堅持強硬立場的中國與選擇妥協的越南,誰在與美經貿關系中更能實現利益最大化,誰的選擇更具長遠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