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一共3242字0圖,閱讀大約需要7分鐘。
01 有理想的馬斯克
02 說話算話的特朗普
03 期待9.3特朗普能來
前幾天就想聊一下特朗普“大而美”法案通過的問題,正好今天馬斯克又宣布組建“美國黨”,兩件事就一起聊了。
01 有理想的馬斯克
先說馬斯克吧,說實話,我個人還是很喜歡馬斯克的,不管是他表現出的技術狂熱,還是反政治正確的正常人思想,都讓我覺得很有個人魅力。
而最讓我喜歡他的一點,則是他是真的對政治有一些理想和抱負的,是真的想要把美國當下的政治亂象給治理一番,讓美國再次偉大的。
很多人認為馬斯克和特朗普鬧翻,主要就是“大而美”法案里面涉及到對新能源政策的調整,這對馬斯克來說損害了他的利益。
但正如特朗普和馬斯克在網絡上打嘴炮時說的,馬斯克從一開始幫助特朗普競選的時候,肯定就知道會有這么一個結果。
畢竟別人特朗普背后是共和黨,再背后是傳統能源的金主,上臺后在新能源政策方面,肯定不可能落得到好。
所以這份從龍之功,我是認為馬斯克是真的覺得特朗普跟他一樣,是有想法想要把美國從當前的“深淵”中拉一把。
于是我們才能看到,特朗普上臺第一件事就是組建了“政府效率部”,讓馬斯克帶著十來個年輕人,直接用AI進行審計。
但你還別說,確實別人還真“效率”,是真的挖出了很多不合理支出,也真的削減了部分崗位。
那段時間我們基本上每天都能吃到新鮮的瓜,一會又把錢花到無意義的事上,一會又幾百歲的老人還在吃“空餉”。
反正對我們來說是很好的,畢竟其中有相當多的支出就是用來支持對中國的輿論戰,其實你看自從特朗普上臺后,國內輿論場確實都清凈多了,當然還是有其他問題。
但問題就在,馬斯克和特朗普第一次開始產生裂隙的時候,就是政府效率部想要做大做強更創輝煌的時候。
原因無他,背后的利益團體要反抗了唄,你特朗普本身也是大家選上去的,總不可能上去后就挖大家賺錢的墻角吧。
于是政府效率部慢慢也就沒了聲音,最后以馬斯克的退出,暗淡收場。
當然啦,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馬斯克確實有點操之過急,且有點居功自傲,把自己的手伸向特朗普的思想太多了。
當時美國那邊就有一種聲音,說特朗普實際上是傀儡,干啥都要聽馬斯克的。
特朗普還一度出來“澄清”了,說馬斯克做的事都是他認可的,但特朗普是要面子的,這種流言多了,還是會有間隙,相信這也是馬斯克的敵人故意搞的“離間計”。
反正最終的結果就是馬斯克越來越遠離特朗普的決策圈。
而“大而美”法案,則是他倆重要決裂的導火索。
總結一下,這個法案的核心內容。
1、減稅政策:
將2017年特朗普減稅法案(企業稅從35%降至21%)永久化,并新增小費、加班費免稅政策;
提高遺產稅起征點從1100萬提高到1500萬美元,讓富人受益;
提高州及地方稅(SALT)扣除上限從1萬美元提高到4萬美元(年收入<50萬),減輕高稅州中產負擔。
2、大幅削減社會福利:
醫療補助(Medicaid):要求19-64歲健全者每月工作80小時,否則取消資格,預計1200萬人失去醫保;
食品券(SNAP):提高領取年齡至64歲,約800萬人受影響;
禁止聯邦資助跨性別醫療、墮胎及非法移民醫保。
3、能源政策:
取消新能源補貼(如電動汽車稅收抵免、風能太陽能優惠),扶持化石能源;
對進口太陽能組件取消消費稅,但2027年后全面終止清潔能源補貼。
4、國防與邊境:
增加1500億美元國防預算(含無人機、導彈防御系統);
撥款700億美元用于邊境墻及執法。
5、債務與赤字:
最后還有這個重磅內容,將國家債務上限提高5萬億美元,防止美國政府在2025年夏季觸及債務上限,從而導致的違約風險。
在我看來,拋開因為新能源政策調整導致馬斯克受損之外,最讓馬斯克怒噴特朗普,甚至要發照片給全世界說特朗普也上過“蘿莉島”,雖然很快兩人就“和好”了。
就是這個減稅和赤字的問題,別人馬斯克哼哧哼哧給美國政府削減開支,結果轉過頭你就給富豪減稅,雖說這里面馬斯克也能受益。
但我說了,馬斯克是真的有點政治理想的,本以為你特朗普能跟他一起扭轉美國財政赤字問題,冒天下之大不韙,名聲和收益大降,特斯拉都賣不動了。
結果你特朗普跟之前的美國總統也沒什么兩樣,實際上還是沒有那種想要打破建制派,破除利益團體,真正讓美國“Great Again”的心思和能力。
那我也就只能自己組建一個真正能“拯救”美國的黨,那就叫做“美國黨”吧。
但不幸的是,我還是要潑一盆涼水,美國選舉從來都不是兩黨選舉,實際上有好幾個,但每次最終大家只需要關心兩黨,本質就是其它黨的聲量實在太小了。
以美國兩黨幾百年的耕耘建設,并不是某個富豪能用錢就能打破兩黨統治的,更別說別人兩黨背后的金主,加起來比你馬斯克還要有錢得多。
所以我并不看好馬斯克的“美國黨”能在未來美國的政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甚至我認為馬斯克本人估計也知道,也只是在網絡上宣泄一番罷了。
恐怕在他眼里,美國估計是沒救了吧。
02 說話算話的特朗普
話題說回到特朗普。
特朗普有一個最令選舉投票的民眾喜歡的一點,就是他確實說話算話,基本上在選舉的時候承諾的東西,大部分他都能兌現,說建墻就建墻,說減稅就減稅。
這一點確實有別于其他美國總統,畢竟很多人選舉的時候說得天花亂墜,結果一上臺就打馬虎眼。
也因為這個特點,所以我們能很好地去預測特朗普在最終上臺后,可能會做哪些事情,并帶來哪些后果。
我在特朗普還沒上臺的時候就寫過關于特朗普上臺后的預測,你會發現特朗普真的就是按照這個順序來做的。
核心問題就一個詞——開源節流。
首先是通過政府效率部,想要把政府的開支節流,但因為遇到背后建制派的阻力,沒能完全堅持下去。
然后是全世界發動“關稅戰”,本質不是僅為了關稅,而是通過關稅想要獲取更多的利益。
如果這一條路走好了,那后續去搞“大而美”法案,去給富人減稅也就沒多大問題,畢竟開源的事從全世界搞到了,也就不需要再提升美債上限了。
但結果大家也知道了,沒想到這次中國如此硬氣,直接跟美國硬鋼到底,甚至還拿出了“王炸”般的稀土禁令,問題是效果還真的好,直接給美西方整破防了。
逼得美國和中國現在達成了協議,相互之間各自開放合作領域,基本上回到了關稅戰之前。
連帶作用就是,其他國家看中國這么平穩落地,美國在國際上的“關稅訛詐”最終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而這一步沒有走實,但競選的承諾還是得兌現,所以“大而美”法案的倉促推進,直接影響的就是特朗普整個開源節流的內核,已經是不可能達到既定效果。
連帶的就是幾乎在全美上演反特朗普游行,特朗普的支持率創了新低。
轉過頭來,我就可以說回之前文章中的預言:特朗普專門給富人減稅,想要用關稅來彌補,這件事能否成功同樣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現在來看,確實已經不可能成功。
而另一句話:以中國朝代更替的經驗來看,帝國的末期,通常伴隨著稅收不上來,國家財政虧空的問題。
美國本就有這幅面相,特朗普還要在這上面加一把火,他到底是美國的救世主,還是送葬者。
相信此刻,大家也有了初步判斷。
03 期待9.3特朗普能來
最后,還要說個題外話。
由于當前特朗普在美國國內面臨的一系列問題,特別是民意的反轉,目前大家判斷特朗普訪華的意愿應該是強烈的。
他急需中國出手,一起幫他渡過當前難關,否則很容易影響明年的中期選舉,到時候成為跛腳總統后,基本上就可以宣告執政的后半期就不可能有太多建樹。
而最好的時機,自然就是9.3日中國抗戰勝利80周年的閱兵。
一方面是普京也會來,大家都期待中美俄三國領導人會晤的歷史性時刻;另一方面,作為二戰的主要參戰和勝利國,一起紀念反法西斯勝利,這個名頭可謂是再正確不過了。
況且這種重要時刻,肯定不會只是看看閱兵,只要特朗普要來,那肯定就會帶著任務來,中美之間,甚至中美俄之間肯定會有重要議題進行交涉。
美國需要中國幫他渡過難關,那自然也需要付出一定代價。
我還是那個預言,我認為在特朗普本屆任期上,一定會將臺灣問題“賣個好價錢”,最終促使我們能小代價實現統一。
這是我能想到的,最能讓中國心甘情愿的籌碼,否則其他的東西,我們為何不直接用稀土來破局呢?
當然還有另一個好處在于,本次閱兵我國肯定會展示大量前沿軍事力量,讓特朗普近距離感受到我們的軍事實力,也是讓他能好好思考合作還是對抗的“鎮靜劑”。
我們靜待佳音。
我是Marx乖巧,為您送上時政熱點的思考。
如果您覺得寫得還行的話,請點贊關注轉發吧,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