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羅斯是想傍上老美這棵大樹啊。
7月4日美國獨立日,各國政要照例送上祝詞,但盧卡申科的方向不尋常。
他直接致電總統特朗普。
他在賀電中寫道:“我希望我們能夠恢復積極的國家間接觸,并實施互利的雙邊和多邊合作項目。”
你想跟老美合作,川普可不一定同意。
2017年至2021年特朗普執政時期,美白關系曾短暫“解凍”。
雙方互派大使恢復了多年未有的外交接觸。
盧卡申科對此印象深刻。
他在賀電中特意提到那段時間是兩國關系“正常化”的階段。
可惜好景不長。
拜登上臺后美對白俄羅斯的批評卷土重來。
制裁、譴責、外交冷處理,一套組合拳下去,盧卡申科的“西線”徹底封死。
現在特朗普卷土重來幾成定局。
盧卡申科這通賀電就是押注。
押的不是節日而是未來。
其實這通電話并不是白俄羅斯對特朗普陣營的第一次示好。
6月底特朗普時期的烏克蘭問題特使基思·凱洛格現身明斯克。
這是五年來訪問白俄羅斯級別最高的美國官員。
盧卡申科坐在會場上,直截了當地說:“你的到來讓世界大吵大鬧。可我們就不能坐下來,談談白俄羅斯和美利堅合眾國的關系嗎?”
語言不復雜,情緒卻復雜。
會后沒幾天,白俄羅斯政府突然釋放了2020年總統大選期間被判18年的反對派代表謝爾蓋·蒂哈諾夫斯基。
這個人是西方輿論口中的“象征性人物”。
放他出來等于是對華盛頓說:“我愿意談條件”。
這一連串操作傳到對岸,美國國會并非無動于衷。
2025年6月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召開了一場閉門聽證會。
一些共和黨議員特別是特朗普陣營中主張“現實主義外交”的那一批人,提出了一個觀點:“繼續孤立白俄羅斯,是在幫俄羅斯。”
他們的邏輯是:你一邊打壓盧卡申科,一邊又怕他倒向普京,那干脆別逼得太狠。
有議員私下說:“我們在烏克蘭已經學過一次了。不能再逼人選邊站,最后成全了對手。”
這些人認為與其繼續制裁,不如恢復務實對話,用經貿合作換取白俄羅斯外交政策上的松動。
不是要認同盧卡申科,而是要把他“用起來”。
對美國示好,是一條線。
另一邊盧卡申科也沒閑著。
2025年6月白俄羅斯副外長訪問阿聯酋,談能源合作、農業投資,還簽了幾份諒解備忘錄。
幾乎同時白方還找上土耳其,聊起了無人機技術、農業機械出口。
這不是分心,是策略。
白俄羅斯過去幾年幾乎“押寶”俄羅斯,結果是外交空間被壓縮、經濟壓力暴增。
盧卡申科看得明白,繼續一邊倒靠俄等于自斷活路。
所以他現在要“多線推進”,跟美國打感情牌,跟中東談生意,跟土耳其搞合作。
目標只有一個:脫離對俄羅斯的單一依賴。
白俄羅斯是俄羅斯的“西部緩沖區”,是戰略安全板塊中的關鍵節點。
2023年俄羅斯在白俄羅斯部署戰術核武器,意味著兩國軍事關系進入了“深度綁定”模式。
現在盧卡申科突然向西示好,普京怎么可能高興?
一旦美白關系恢復,俄羅斯的西部腹地等于被打開了一道縫。
而且盧卡申科的這個動作,也可能讓其他“后蘇聯國家”蠢蠢欲動。
從烏克蘭到哈薩克斯坦,再到今天的白俄羅斯,普京面對的不是一次外交摩擦,而是“勢力圈”的松動。
政治是表,經濟是里。
2025年6月白俄羅斯通脹率飆升至11.2%。
盧布貶值,食品價格飛漲。
普通民眾的日子開始難過。
俄羅斯開始逐步削減能源補貼,要求以市場價提供天然氣和原油。
這對依賴俄能源的白俄羅斯企業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
新投資、新市場、新合作伙伴,必須馬上找。
美國一直是他想打開的那扇大門。
盧卡申科現在的局面不像在下棋,更像是在鋼絲上走夜路。
前面是未知數,身側是深淵。
每一步都得算得清清楚楚。
走得太快有可能摔下去;走得太慢又什么都搶不到。
白俄羅斯的命運又一次站在了大國博弈的風口浪尖。
木春山談天下2025-07-05盧卡申科致電特朗普:想與美國和好,普京可能會不太高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