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肅天水麥積區褐石培心幼兒園違規使用添加劑致幼兒血鉛異常,引發社會關注。
7月5日,據澎湃新聞,多位家長提供的現場錄音、視頻證實,當地有關部門曾于7月3日向家長通報,初步判斷幼兒園提供的三色棗發糕、玉米腸卷添加劑超標。這些食物,不僅供幼兒園孩子食用,幼兒園的老師也一同與孩子們在幼兒園就餐。
7月5日,甘肅天水麥積區褐石培心幼兒園 圖源/澎湃新聞
褐石培心幼兒園一位老師稱,該幼兒園老師也進行了血鉛檢測,另有幾位幼兒園老師的孩子也在該幼兒園,目前均做了檢測,尚未出結果。
澎湃新聞截圖
多位家長提供的西安市中心醫院檢測報告顯示,孩子的血鉛指標超過了正常值,有的孩子血鉛值甚至超400ug/L,而兒童血鉛正常參考值應該是100ug/L以下。
幼兒園的餐食 圖源/極目新聞
通報稱血鉛異常系添加劑所致
據央視新聞,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7月3日通報,7月1日,麥積區市場監管局和公安分局接群眾反映,查獲一起某幼兒園違規使用添加劑導致部分幼兒血鉛異常案件。相關專家和有關部門組成聯合工作組,快速開展流調溯源、醫療保障及調查處置等工作。
目前,對血鉛異常幼兒的醫治和營養干預、心理疏導等工作正在科學有序進行。已對涉事幼兒園負責人立案偵查。對負有監管責任的相關部門將嚴肅追責。其他相關調查工作正在有序進行。
圖源:天水市麥積區衛生健康局
7月3日,天水方面召集幼兒家長開的一次通報會。
據極目新聞,7月5日下午,家長劉先生告訴記者,通報會上,有官方人士透露,對涉事幼兒園的餐食、自來水、純凈水等進行了抽檢,“會上說是棗糕和什么卷兒類食物因違規使用添加劑,鉛超標。”
家長會通報情況
多名幼兒被診斷為鉛中毒
有人超標4倍多
據極目新聞,天水集中血鉛檢測的結果遲遲未出,家長陸續帶孩子去西安醫院血檢、治療。
7月3日至4日,多名家長向記者出示的西安市中心醫院檢測報告顯示,孩子的血鉛指標超過了正常值,在200微克/升至500微克/升之間的居多,有一名幼兒為528微克/升,超標4倍多,而兒童血鉛正常參考值應該為100微克/升以下。
劉先生孩子的診斷報告 圖/極目新聞
值得注意的是,多名家長表示,在西安就醫期間,他們接到天水市相關工作人員口頭通知,孩子的血鉛檢查結果正常,但均未看到紙質或電子版檢驗單。
劉先生提供的西安市中心醫院門診病歷顯示,他孩子被診斷為鉛中毒。他表示,看到診斷結果,決定立即在該醫院住院治療。
多位家長稱檢測結果前后懸殊
據極目新聞,家長王先生稱,7月4日西安另一家醫院出具的電子檢查報告顯示,他孩子的血鉛檢測結果為232.18微克/升,而此前天水相關部門工作人員電話告知他,孩子的檢測結果為5.146微克/升。
“我侄子前幾天在參加了天水集中血檢,當地電話通知說孩子的血鉛檢驗結果為每升690多微克。”王女士稱,家屬至今未看到孩子集中血檢的紙質或電子檢驗單。孩子在西安另一家醫院血檢,結果為319.66微克/升。目前,家屬正在等待西安市中心醫院的檢查結果。
李先生兩個孩子的檢驗報告
李先生6歲的女兒在涉事幼兒園就讀,3歲的兒子未上學,兩個孩子的檢測結果相差超10倍。此次幼兒血鉛異常集中爆發前10多天,他已發現女兒血鉛超標的情況。孩子有白頭發,掉頭發,經常肚子痛,牙縫里有黑色物質。6月24日經檢查,他女兒的血鉛檢測結果為284.9微克/升,醫生稱孩子鉛中毒,給孩子買了排鉛藥物,讓她每天背著藥繼續上學,“我當時沒想過是幼兒園的問題,以為是孩子愛吃零食導致的。”他提供的報告顯示,其兒子6月24日的檢測結果為20.62微克/升。目前,他也在等西安市中心醫院的檢查結果。
事件仍留下了太多的疑點
一家幼兒園內竟然出現多名幼兒“血鉛異常”事件,令人驚駭。
公開信息顯示,鉛中毒的危害主要包括中樞神經系統損害、造血系統損害、消化系統損害、腎臟損害、生殖系統損害、生長發育遲緩等,后果不可謂不嚴重。
目前,相關幼兒已在接受治療,涉事幼兒園負責人已被立案偵查,事件也已進入了公眾視線,但事件仍留下了太多的疑點。
除了給孩子治療,鉛中毒的“毒源”是什么?到底使用了什么添加劑?怎么添加的?涉“血鉛異常”的幼兒數量到底有多少?都是家長和公眾關心的問題。
對此你怎么看?歡迎評論區聊聊
出 品丨21財經客戶端 21熱點觀察室
觀察員丨江佩佩
部分內容引自澎湃新聞、極目新聞
SFC
21君薦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