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重慶移通學院廊橋書院“智匯助老”志愿服務隊奔赴合川區較場壩社區開展實踐活動。本次實踐活動積極響應2025年“三下鄉”號召,聚焦社會服務與法治宣傳,通過走訪調研、情景模擬、科普講解及生活幫助,增強老年群體反詐能力,為社區老人構建全方位的安全防護體系。
圖為隊員出發合照
政策引領,聚焦法治宣傳重點
本次實踐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為根本遵循,加強對老年群體的宣傳教育,提高反詐工作精準性,落實開展反電信網絡詐騙進社區、進農村的工作要求。志愿服務隊將反詐普法作為核心任務,旨在通過校地協作的“雙向”模式,將法律知識轉化為守護居民“錢袋子”的堅實盾牌。調研問卷設計與社會實際深度融合,重點涵蓋刷單返利詐騙、虛假購物(服務)詐騙、虛假網絡投資理財詐騙、虛假貸款詐騙等高發詐騙類型,以及對國家反詐中心APP、96110專線等的推廣,全力維護“不敢騙、不能騙、不想騙”的反詐氛圍。
圖為開展實地調研
扎實調研,提升志愿服務溫度
7月4日—7月5日,隊員開始為期兩天的實地調研行動,累計走訪居民一百余戶,回收有效調研問卷103份。百余份問卷顯示:超六成60歲以上老人對反詐渠道及新型詐騙手段陌生,但普遍具備基礎的警惕意識。同時,智能手機操作難題阻礙了老年人反詐能力的提升,調研期間,隊員們靈活開展‘隨時隨地’的服務:小賣店門口,隊員向叔叔展示國家反詐中心APP的攔截功能;街道上,隊員協助叔叔操作智能手機;在老舊單元樓前,奶奶緊握隊員手臂穩步登階的身影,也成為本次志愿活動最生動的注腳。
圖為幫助行動不便的老人
這些細微的行動,生動詮釋了基層服務的真諦。隊員們以腳步丈量社區,用耐心化解疑慮,既精準傳遞了法律政策的溫暖,又將主動服務送至老人心間,為社區反詐筑起了一道堅實的屏障。
圖為幫助老人使用智能手機
當法治盾牌遇上青春星火,廊橋學子用法治智慧點亮社區,織就了一張以國家法律為綱、以青春力量為線的“防詐金鐘罩”。這場政策落地、法治生根、青春接力的服務實踐,展現了新一代青年的青春作為,為基層安全基石澆筑最堅實的年輕力量。
圖為走訪居民調研
通過此次活動,進一步引領青年學生投身基層建設,在實踐中堅定理想信念、錘煉過硬本領,幫助青年學生在社會課堂中展現青春風貌、彰顯青春擔當,(徐文淼/文 王炯昊 王靈婧 王櫻蓉/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