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堂書單
讀一本書 懂一段史
學堂君:老蔣,一位被爭議包裹的男人,《天下得失》從不同側面的維度,解讀老蔣的一生,對于那些被教科書壓扁的符號,看完這本書,或許對老蔣的人生會有新的理解。這本書是由汪朝光、王奇生、金以林三位老師合著,之前市場早已售罄,現還有少量存貨,不容錯過。。
《天下得失:蔣介石的人生》
汪朝光、王奇生、金以林 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2年5月1日
很多人對老蔣的理解僅局限于政治,但這本書依托近年公開的《蔣介石日記》與機密檔案,將他拽回了凡人的日常:你會看到9歲喪父的少年在冬夜蜷縮外祖母膝旁,聽機杼聲與佛經交織的孤獨;也會讀到35歲手握兵權的總司令,因思念母親在日記里嚎啕“吾母不能復生矣”的泣血之語。這種“戀母情結”伴隨他一生,就連三次下野,他都總會回到奉化溪口,在故鄉山水間舔舐傷口,再謀東山再起。
最震撼是,書中沒有忽略歷史巨變中的人性細節,既有人心的思索,也有利益的考量。比如:1927年,蔣介石第一次下野返鄉途中,日記里反復寫到“何以為家?”的迷茫;可船抵上海后,他直奔宋美齡寓所,在“情緒綿綿,相憐相愛”的私語中重燃斗志。政zhi與愛情在此刻纏繞成生存的繩索,當他以盛大婚禮贏取宋美齡時,也捆綁了宋氏財團與浙江資本的力量,更讓曾與他為敵的宋子文倒戈相向。書中犀利點破:“聯姻是老蔣最成功的政zhi投資”。
豆瓣評分:8.1
裝幀: 平裝
讀到1949年蔣氏政權崩塌前夜,夫妻倆那場令人心碎的告別,宋美齡執意赴美求援,明知希望渺茫仍哽咽道:“個人榮辱事小,國家存亡事大。”蔣介石在日記中寫下:“午夜醒時,妻悲泣不置……惜別凄語,非言詞能表萬一。” 這一刻,我忽然懂得書名“天下得失”的深意:江山可以傾覆,但亂世中相互依偎的體溫,才是人最后的堡壘。
關于老蔣的政zhi敗因,書中也給出了客觀且深入的看法。1948年金圓券改革本是救命稻草,卻因官僚tan腐淪為壓垮民心的最后一根稻草;美國“民主引誘”與中gong不合作僅是表象,深層癥結在于國民黨“一黨坐莊”的傲慢,當老蔣在“改組政府”中給各黨分配“參政配額”時,民主早已淪為權力游戲的遮羞布。書中不煽情不簡化,只冷靜攤開證據:失去天下者,往往先失了人心。
書中細節
汪朝光、王奇生、金以林三位老師不歌頌也不鞭尸,只帶你看清:一個被母親眼淚浸泡長大的孤兒,如何在權力漩渦中掙扎沉浮。當史書聚焦炮火與條約時,《天下得失》也輕聲說到:“歷史的重量,同樣藏在未被寄出的家書與午夜日記的淚痕里。”
附:目錄
一 從孤兒寡母到孤家寡人
二 屢仆屢起
三 關鍵的一年
四 從倚重元老到閑置元老
五 地緣糾葛與派系紛爭
六 削藩安內:昆明事變
七 家國親疏:與宋子文孔祥熙的關系
八 一黨訓政下的多黨合作
九 挽救危局與“戡亂動員”
十 最后的改革:金圓券發行
十一老蔣的閱讀史
---------- 完----------
秦漢史、唐宋史、明清史等,點下方查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