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的西安事變,不僅促進了國共的再次合作,影響了整個中國,還對身處其中的人物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戴笠和蔣介石。
西安事變前后,戴笠在蔣介石心中的地位是截然不同。這完全都是因為戴笠在西安事變中的一個選擇,這個選擇也改變了他自己的命運。
記錄戴笠的書有很多,其中有一本名為《間諜王》的書這樣敘述過:“西安事變對戴笠來說意味著個人的凱旋。戴笠開始對競爭對手、間諜頭子徐恩曾展開了決定性的攻勢。事變以后,戴笠被蔣介石認作最可靠的衛士,而在其他人眼中,戴笠的組織及其活動對于‘蔣作為黨的政治領導人的幸存必不可少’了”。
那么戴笠究竟在西安事變中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為何蔣介石見到他破口大罵,卻在事后非常信任他呢?
情報處長成“耳聾”
1932年戴笠接受任命成為了復興社特務處處長,又在軍事委員調查統計局擔任二處的處長,當時他的職務是監視各個部隊的動向,特別針對非中央軍,要對他們進行內部滲透、竊聽等。
按理來說,他應該是消息最靈通的人,因為他需要匯集各處的情報進行研判。
但是在西安事變的時候,他的情報機構突然“失靈”了。
1936年12月的時候,戴笠還在廣州執行任務,下午一點左右,他突然接到了西安情報站站長發來的加急電報。
當時戴笠還沒有看到電報,只聽到是西安發來的加急電報,心中就出現了不好的預感。
因為當時蔣介石正在西安勸說東北軍參與“剿共”。
其實在此之前,就傳出了各種風聲,聲稱張學良、楊虎城等人可能會采取兵諫的方式逼迫蔣介石停止內戰。
但是當時蔣介石和戴笠等人都認為張學良是不可能做出這種事的,但是沒想到這次是他們誤判了。
當時戴笠膽戰心驚的打開電報,里面赫然寫著:“十萬火急,南京沈沛霖(戴笠的代號)親譯(絕密):據確切悉:12日拂曉,張學良、楊虎城突然發動兵變,叛軍包圍了華清池,領袖已被挾持到新城大樓,生死不明。西安江雄風敬叩。”
看到這個電報,戴笠感覺自己的前途命運在這一刻全完了。
當時戴笠收到了“委員長消息不明”的消息后,頓感絕望,甚至當時連公開媒體都報道了出了確切消息,且張學良、楊虎城已經通過報紙發布了宣言,當時宋美齡也收到了張學良發出的電報。
就連遠在香港的宋子文都已經得知了消息。
戴笠得知這些消息后,知道自己的工作出現了重大失誤,自己的情報機構在當時如同擺設,毫無作用。
當時他明白自己的生死都在蔣介石的身上,如果真的蔣介石性命不保,自己也別想活了。
根據文強的回憶,當時的戴笠已經難以鎮定,“我記得事變發生的三四天之內,戴笠哭喪著臉,繞屋嚎叫,一籌莫展,認為蔣介石兇多吉少,很難有活命的可能。他想出的辦法是趕快找到能飛檐走壁的夜行者,準備爬越城墻,星夜去西安救其主子。”
后來戴笠馬上坐飛機回到了南京,下了飛機就接到了宋美齡的電話,于是他急忙趕到蔣介石的府邸。當時宋美玲、宋子文、孔祥熙等人都到齊了。
戴笠到了以后,自然避免不了被宋子文一頓臭罵。
被罵之后,戴笠反而冷靜了不少,當時宋子文詢問他該怎么辦,戴笠憑借著對張學良的了解,認為張學良既然在西安,那么蔣介石一定是安全的,所以他們應該先想辦法跟西安方面取得聯系,然后說服蔣介石答應張、楊二人的條件,再救蔣介石回南京。
于是宋子文緊急召開了常委會,令他們沒想到的是,何應欽、戴季陶等人在會上堅持要派兵包圍西安,對西安進行武力征討,雙方爭執不下,場面一度變得很緊張。
所幸后來,戴季陶改變了態度,給了宋美齡等人喘息的時間。
與此同時宋子文等人也趕緊跟西安方面取得了聯系,得到的消息是,當時張學良和楊虎城只是希望蔣介石能夠同意停止內戰、共同抗日,并沒有加害他的意思。
這個時候宋美玲等人才松了一口氣,準備去解救蔣介石。
千里奔襲救主
于是宋美玲和宋子文等人決定去西安勸說蔣介石答應條件。
這個時候戴笠又走到了人生的重大抉擇中,究竟是留在南京,還是跟隨宋子文前往西安。
當時如果他留在南京,性命當然無虞,但是他在這次的事件當中是有重大責任的,如果蔣介石安全回來,勢必要對他秋后算賬。
如果跟著宋子文和宋美齡前去,說不定有一線生機。
但是如果自己真的去了,萬一命喪西安該如何是好。
他思索了半天決定找長期在西北駐扎、對張學良等人都非常了解的胡宗南進行詢問。
胡宗南回電的時候告訴他,“根據我從各方面掌握的情報判斷,西安事變蔣介石絕無生命危險。校長不亡,豈有學生先亡的道理?你放心前去,我保你此行不但沒有生命之虞,而且是千載難逢的建功之機?!?/p>
于是戴笠下定決心,準備前往西安,于是他找到了宋氏兄妹去哭訴,表示自己愿意跟隨他們一起去西安。
宋子文當時覺得戴笠和張學良的關系不錯,也許他去了以后能起到作用,于是勸說宋美玲同意戴笠跟他們前去。
這一次離開,戴笠是抱了必死的想法,當時他召集了特務處的骨干來訓話,交代了各項工作。
在《戴笠與“軍統局”》一書中寫到當時戴笠在赴西安前曾召集手下訓話,“涕淚交流”說著“此去兇多吉少,我到西安和校長共生死”。
雖說當時他們已經確定張學良不會對蔣介石動手,但是在之前營救蔣介石的會議上,他們看到了主攻派的態度,擔心何應欽等人會在背后下黑手,趁這個時機派人攻打西安,戴笠的心中還是十分忐忑的。
下了飛機之后,張學良就在機艙門口迎接他們,但是令戴笠沒想到的是,他下了飛機之后,張學良攔住了他,讓他乘坐了另外一輛車。
當時戴笠心中就大呼不好,他知道自己在東北軍中惡名遠揚,但是沒想到自己還沒能見到蔣介石就要死了。
生死一瞬間
戴笠隨后被幾個士兵押著來到了一座公館內,然后就被關進了地下室。
戴笠看著自己的“監室”還算干凈,而且還有洗漱間,就明白自己在張學良這里還是有些面子的。
但是一想到自己好不容易來了,卻沒見到蔣介石,于是他就拍著門想要叫士兵過來,卻沒有一個人回應。
被關起來的戴笠覺得自己要命喪于此了,甚至拿出了隨身的本子,寫下了遺書:“自昨日到此,即被監視,默察情形離死不遠。來此殉難,同志所愿也。唯未見領袖,死不甘心。領袖蒙難后十二日,戴笠于西安地下室。”
但是他也沒想到第二天就被放出來了,當時張學良看到他后,就將一份東北軍官兵聯名寫的報告交給了戴笠,上面赫然寫著“速殺戴笠,以絕后患”。
這下戴笠知道自己為何會被關起來了,也明白張學良不會殺他,只是因為這封報告不得不將他軟禁在這里。
張學良告訴他,蔣介石已經答應了和談的條件,也給戴笠等人準備了飛機,叮囑戴笠不要在這里逗留太久,要馬上返回南京。
于是戴笠馬上去見蔣介石,戴笠一進門,蔣介石就對著他大罵:“你來干什么?給我滾出去!”
戴笠則是“跪在蔣的面前,抱住腳痛哭失聲,臭罵自己失職”。
隨后宋美玲急忙勸說蔣介石:“現在那么多人等著看你死,只有他一個冒死來救,如此忠心是實在難得。你就讓他見見你吧?!?/p>
這個時候蔣介石的態度才緩和下來,但是對著戴笠口氣還是不好。
不過在看到戴笠的時候,心中依然對他改變了看法。戴笠經過此事回到南京后,地位也與之前大不相同,
蔣介石曾在在《西安半月記》里提到與宋美齡一起去西安的是“蔣鼎文、戴笠、端納、子文等四人”,可見,戴笠在蔣介石心目中的地位經過這件事后已經遠遠超過之前。
回去后戴笠更是春風得意,畢竟自己走過了生死一瞬間,不僅贏得了蔣介石的信任,挽救了自己,還保住了性命,這對于他來說真的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