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廣汽本田的銷量出來了,好消息是,相比5月份的銷量環(huán)比上漲了不少,超過了100%。壞消息是,相比去年同期,依然下滑了。
根據(jù)廣汽官方公布的銷量數(shù)據(jù),2025年6月份,廣汽本田的單月銷量為30017臺。相比去年同期,其銷量下滑了12.61%。
而這已經(jīng)是廣汽本田,連續(xù)4個月出現(xiàn)了銷量同比下滑。
官方數(shù)據(jù)顯示,2025年3月份,廣汽本田的單月銷量為47930臺。相比去年同期,其銷量下滑了8.86%。
2025年4月份,廣汽本田的單月銷量為24673臺。與上一年同期相比,廣汽本田的單月銷量下滑了25.06%。
2025年5月份,廣汽本田的單月銷量為13410臺。相比去年同期,廣汽本田的單月銷量下滑了58%,幾乎下滑了6成。
2025年1-6月份,廣汽本田的累計銷量為154647臺,同比下滑25.63%。
從銷量結構來看,雅閣(參數(shù)丨圖片)和皓影,依然是廣汽本田的銷量主力,中高級轎車雅閣月銷13,770輛,中級SUV皓影月銷11,806輛。兩款車的銷量,占了廣汽本田銷量的85%以上,這也意味著,廣汽本田其他車型的銷量不算樂觀。
而在新能源車型方面,雖然6月份的銷量還沒出來,但是從5月份的銷量來看,廣汽本田旗下插混車型和純電車型的銷量較為一般,5月份沒有一款廣汽本田的新能源車型,銷量超過一千臺。
而被寄予厚望的廣汽本田P7,在5月份的銷量只有142臺,這款車在6月份的銷量如何,還有待觀察,6月份算是這款車上市之后真正意義上的一個完整銷售月了,這次可是真的沒有借口可找了。
中國汽車市場,正在面臨重大變革,從 2020 年至今,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從 5% 飆升至 56%,合資品牌市場占有率從 60% 腰斬至 30% 以下。而在這種形勢下,合資車企必須轉變思維,以前合資品牌習慣了將全球化車型,在各個市場進行本土化,而現(xiàn)在,合資品牌必須改變思維,采用在華開發(fā),在華生產(chǎn)的模式,應對自主品牌崛起。
這其中日產(chǎn)和豐田做了很好的示范,其中日產(chǎn)推出的N7,13萬出頭的中大型純電轎車,還有Monmenta的端到端智駕,性價比很高,而豐田也推出了鉑智3X等車型,性價比高,智能化程度基本跟上了自主品牌的步伐,另外,豐田還將推出增程式車型,以應對更多的中國消費者需求。
日產(chǎn)和豐田,已經(jīng)給本田汽車演示了,轉型的方法,合資品牌想要打贏這場突圍戰(zhàn),必須做好兩點:
一方面,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戰(zhàn)場上不再被動跟隨,而是主動出擊,帶著本土化的技術合作、亮眼的新產(chǎn)品和接地氣的營銷,重新進入牌桌。
另一方面,革新銷售模式,不再是定高高在上的指導價,再定一個比較高的終端優(yōu)惠。讓消費者和銷售斗智斗勇。通過 " 一口價 " 定價策略,迎戰(zhàn)新能源汽車品牌的 " 全國統(tǒng)一售價 " 模式。
有日產(chǎn)和豐田珠玉在前,看來本田打響這場突圍戰(zhàn),似乎也不是什么問題,只不過,本田的轉折點似乎還沒有到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