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7月3日這天,特朗普又搞大動作了。170多個國家即將收到一份來自白宮的"賬單"。
更有意思的是,這場號稱史上最大規模的關稅戰里,竟然有個例外——中國。沒錯,就是那個被美國天天念叨的"頭號對手",這次居然不在挨打名單上。
特朗普到底在下什么棋?中國怎么就成了特例?
作者-彤
特朗普又瘋了——這次玩得有點大
每天10封信?!特朗普這是要跟全世界群發"分手通知書"啊。
7月3日晚上,白宮燈火通明。特朗普親自簽署了一份讓全球都要心跳加速的文件——對170多個國家的關稅通知函。
按照他的說法,這些信件會以每天10到12封的速度發出去,8月1日正式生效。稅率從10%到70%不等,簡直是要把地球當成自家后院來收租。
但這事兒沒你想的那么簡單,特朗普雖然看起來瘋瘋癲癲,但人家心里門兒清著呢。這套"最后通牒"的玩法,其實是他的老招數了。
還記得跟默克爾那次見面嗎?鏡頭前故意不握手,等記者走了又私下補上。這就是特朗普的套路——公開強硬,私下可以談。
說白了,這170多封信不是真要開戰,而是在談判桌上加碼。就像打牌時故意把籌碼堆得老高,嚇唬對手先服軟。
英國已經乖乖接受了10%的關稅,越南更是直接認了20%還附帶各種限制條款。特朗普嘗到甜頭了,覺得這招挺好使。
更關鍵的是,"大而美法案"剛剛在眾議院以218比214的微弱優勢通過。這個法案給了特朗普底氣——減稅要錢,政府開支要錢,這些錢從哪來?關稅收入唄。有了財政支持,他就不怕跟別人耗下去了。
不過啊,這事兒背后還有更深的門道。
各國都懵了——連小弟都不聽話了
這次特朗普是真把盟友們給惹毛了。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直接就不干了,強勢表態說要跟美國"原則性談判"。
聽這口氣,就差沒說"大不了魚死網破"了。法國更是主張硬碰硬,德國雖然想和稀泥,但也架不住這么被欺負。整個歐盟現在是既憤怒又無奈,就像被家長訓了還不能還嘴的孩子。
日本首相石破茂更是罕見地發了飆。要知道,日本平時對美國那叫一個溫順,這次卻公開指責美國"可恥"。
石破茂說得很直白:"我們是你們最大的海外投資國,創造了多少就業機會,結果呢?回報就是這種待遇?"這話說得,連日本人自己聽了都覺得解氣。
連一向謹慎的印度都坐不住了。7月4日,印度商務部宣布要對美國征收報復性關稅,理由是美國嚴重違背世貿組織規則。印度這次算是豁出去了,準備跟美國來個"以牙還牙"。
看到沒?連平時最聽話的小弟們都開始造反了。這說明什么?說明特朗普這次真的是玩過頭了。但有意思的地方來了——就在全世界都在罵街的時候,有個國家卻出奇地安靜。
中國為啥能躲過一劫——實力這玩意兒真香
說起來,前幾個月中美那場關稅大戰,簡直是給特朗普上了一堂生動的現實課。
還記得年初那會兒嗎?特朗普剛上臺就想拿中國立威,各種制裁一頓操作猛如虎。結果呢?中國這邊不慌不忙,該反制反制,該限制限制。兩三個月下來,美國這邊先受不了了。為啥?因為離開中國真的玩不轉。
數字會說話。2024年中美貿易總額6883億美元,其中中國出口給美國的就有5246.56億美元。
這是什么概念?就是美國老百姓的日子,很大程度上要靠中國商品來維持。一旦這個供應鏈斷了,美國人不光生活不方便,生活成本還要大幅飆升。
更要命的是就業問題。很多美國人的工作,其實是靠中美貿易間接創造的。關稅戰一打,這些崗位說沒就沒了。在美國失業可不是開玩笑的,中產家庭分分鐘就能從天堂跌到地獄。
結果可想而知。四月底的時候,全美50個州,超過1000萬美國人走上街頭抗議特朗普的對華關稅政策。那場面,說是"人山人海"都不夸張。
特朗普的民意支持率也是斷崖式下跌,眼看著中期選舉就要到了,這可把共和黨給急壞了。
就這樣,被現實毒打的特朗普開始學乖了。6月份的時候,中美在倫敦舉行了高級別磋商,達成了不公開的"倫敦框架協議"。
美國隨后取消了對中國EDA芯片設計軟件、C919發動機和乙烷出口的限制。8艘原本滯留在墨西哥灣的液化乙烷運輸船,也獲準啟航前往中國。
說到這兒,你肯定想問了——這出戲還得怎么演?
這出戲還得怎么演——大國博弈的真相
特朗普這套"全球征稅"的把戲,說到底就是個拆東墻補西墻的游戲。
從短期看,他確實可能從一些國家那里敲到點錢。英國、越南已經妥協了,估計還會有幾個小國家扛不住壓力,乖乖就范。
但這種玩法能持續多久?經濟學家們早就算過賬了——關稅超過50%,美國自己的通脹就得火上澆油。到時候美國老百姓的日子更難過,特朗普的政治前途也就懸了。
更深層的問題是,這種單邊主義做法正在加速推動全球經濟格局的重組。歐盟已經在考慮繞開美元結算系統,印度在積極推進數字貨幣合作,連一些傳統盟友都在重新審視對美依賴。
特朗普以為自己在下一盤大棋,實際上可能是在給美國的霸權地位挖坑。
中國這次能成為例外,表面上看是因為實力夠硬,能跟美國掰手腕。但更深層的原因是,中國代表了一種不同的發展模式和合作理念。
當美國忙著到處收保護費的時候,中國在忙著跟各國搞共贏合作。這種對比,全世界都看在眼里。
從歷史角度看,任何霸權都不可能永遠靠威脅和訛詐來維持。真正的大國影響力,要靠實實在在的貢獻和合作來建立。
特朗普的這套關稅大棒,短期內可能有點效果,長期來看就是在透支美國的信譽和軟實力。
有個細節很能說明問題:這次美國取消對中國的技術出口限制,不是出于善意,而是因為發現卡脖子沒用,反而會失去市場。
這說明什么?說明在全球化時代,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完全脫離別人獨自發展,包括美國在內。
結語
說白了,特朗普這套玩法能撐多久,關鍵不看他嗓門多大,而是看對手有多硬。這次中國能成例外,說明一個道理——拳頭硬了,腰桿子自然就直了。
當然,這場博弈遠沒有結束。170個國家里,最終會有多少選擇妥協,又有多少會選擇抱團取暖,這都還是未知數。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在這個相互依存的世界里,靠威脅和訛詐建立的秩序,注定不會長久。
真正的大國風范,不是看你能欺負多少小國,而是看你能為世界帶來什么。從這個角度看,特朗普的關稅大棒或許正在加速一個新時代的到來——一個更加多元、更加平等的國際秩序。
你覺得特朗普這招最后會玩砸嗎?歡迎說說你的看法。
參考資料:
#夏季圖文激勵計劃#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