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們,最近又有離譜事兒刷新認知了!
一位深圳網(wǎng)友曬出在香港某酒店的遭遇,前臺張貼大字:“請不要跟我說中文,我不會中文,請使用翻譯器或請一位導游來幫忙。”
這操作,直接把網(wǎng)友氣炸,也讓兩地網(wǎng)友吵翻了天,這到底咋回事兒?
咱就說,香港本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文是咱的母語,粵語、普通話都是中文“大家庭”的重要成員。
可這家酒店倒好,公然張貼告示拒絕中文交流,這不是“自斷財路”,跟大陸游客“叫板”嘛!
深圳網(wǎng)友吐槽得好:“還能這么對待大陸游客?簡直是作死!”
要知道,大陸游客可是香港旅游業(yè)的重要客源,這么一搞,誰還樂意去消費?
不過,香港網(wǎng)友對此事看法不一。有網(wǎng)友質(zhì)疑圖片真實性,稱香港99%的人默認廣東話就是中文,而且那字體像是日韓輸入法打出的,懷疑是酒店冒充香港人或者爆料人造假。
但很快,江蘇IP的網(wǎng)友現(xiàn)身說法,稱自己在香港真遇到過類似情況,用翻譯器交流時還吐槽前臺“連中文都聽不懂還當前臺”,直接把前臺懟得臉色鐵青。
看來,這樣的酒店雖非多數(shù),可確實像顆 “老鼠屎”,壞了香港的名聲。
這事兒細究起來,可不是簡單的語言交流問題,背后藏著的是個別商家對大陸游客的歧視與偏見。
有人覺得大陸游客消費低、素質(zhì)不高,影響了香港的“高大上”形象。可咱就納悶了,預算少咋就成了被歧視的理由?旅游本就是各花各的錢,體驗不同風景,咋到了某些人眼里,就成了“原罪”?
之前也有類似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五一假期,大量大陸游客赴港旅游,因酒店價格高昂,部分游客選擇在快餐店過夜,結(jié)果被香港部分市民吐槽“沒錢還旅游”“影響城市形象”,甚至還有極端言論稱游客是“蝗蟲襲港”。
這次酒店“禁說中文”,不過是這種偏見的又一體現(xiàn)。
可他們咋不想想,大陸游客來香港吃喝玩樂,帶動了多少消費,給當?shù)亟?jīng)濟注入多少活力?不能只盯著游客“窮游”的一面,就忽略了背后巨大的消費潛力。
說到底,個別商家的不當行為,絕不能代表香港社會的主流。絕大多數(shù)香港市民熱情好客,對大陸游客友好相待,兩地同胞血脈相連,本就該相互尊重、和諧共處。
就像那位頭發(fā)花白的香港店員,認真用帶著口音的普通話與說普通話的游客交流,還貼心提供辣椒油,這才是兩地交流的溫暖畫面。
要解決這類問題,一方面,香港相關(guān)部門得加強管理,對歧視游客的商家進行整治,維護良好的旅游環(huán)境;另一方面,兩地游客和市民也得多些理解包容。
大陸游客去香港,提前了解當?shù)匚幕曀祝⒁庾陨硌孕校幌愀凼忻窠哟慰蜁r,少些偏見,多些熱情,畢竟大家都是一家人。
這次酒店“禁說中文”風波,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兩地交流中存在的問題。
希望這只是個小插曲,未來兩地能攜手共進,摒棄偏見,讓香港這顆 “東方之珠” 在兩地同胞共同呵護下,綻放更耀眼的光芒,成為全球游客向往的旅游勝地,而不是因個別不和諧音符,讓游客望而卻步。
咱都是中國人,和和美美一起向前,不好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