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澳門衛生局官網消息
7月18日
澳門接獲1例
輸入性基孔肯雅熱病例報告
為澳門今年第1例
輸入性基孔肯雅熱病例
報告稱,患者是澳門居民,男性,61歲,居住于青洲大馬路青怡大廈,于7月8日至17日曾到佛山市順德區探親,17日早上出現發熱、頭痛及全身肌肉關節痛等癥狀,即日由佛山市返澳并前往仁伯爵綜合醫院就診。18日經公共衛生化驗所檢測證實感染基孔肯雅熱病毒并呈陽性。患者目前病情穩定,將安排接受住院治療,患者同住人士暫無不適。
根據患者的旅游史、出現癥狀的時間及實驗室檢測的結果,該患者被確診為澳門今年第1例輸入性基孔肯雅熱病例。
報告稱,澳門衛生局派員到其在澳居所及主要活動地點附近進行孳生源巡查,加強清除周圍環境的積水,并根據實際情況安排防范性滅蚊。
世衛專家發出警報
119個國家和地區已發現
世界衛生組織專家22日就蚊媒傳播疾病基孔肯雅熱發出警報,提醒各國做好應對準備,避免疫情大規模暴發。
當天在日內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世衛組織蟲媒病毒小組負責人迪亞娜·阿爾瓦雷斯說,目前已有119個國家和地區發現基孔肯雅病毒傳播情況,約550萬人面臨這種蚊媒病毒的風險,而且可能出現大范圍疫情,給衛生系統帶來壓力。
據阿爾瓦雷斯介紹,大約20年前,基孔肯雅熱疫情曾在印度洋區域大規模暴發,影響約50萬人。感染者大多出現高燒、關節疼痛、疲勞等急性癥狀,極少情況下可能死亡。
阿爾瓦雷斯說,今年以來,法國在印度洋的屬地留尼汪島估計有大約三分之一人口感染了基孔肯雅病毒;在印度以及孟加拉國等東南亞國家也出現基孔肯雅病毒傳播。此外,法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近日報告輸入性病例,并發現本土傳播病例。
阿爾瓦雷斯說,攜帶基孔肯雅病毒的蚊子在大多數熱帶國家存在。世衛組織正支持成員國研發實驗室診斷方法、培訓人員、加強醫療保健系統,并擴大監測范圍以追蹤和控制基孔肯雅熱疫情。
廣東佛山基孔肯雅熱
確診超2600例
廣東省佛山市最新通報,截至7月21日,佛山市累計報告基孔肯雅熱確診病例2659例,主要集中在順德區。
為應對疫情,佛山市多個區縣發布《告全體市民書》,號召公眾積極行動,及時清除蚊蟲,殺滅成蚊。
在院患者均為輕癥
佛山市順德區樂從醫院是當地基孔肯雅熱定點收治機構中患者最多的一家,現有400多名患者在院治療。醫院專門騰出的病區加裝了多項防蚊措施,如病房病床均配蚊帳。
佛山市指定53家定點收治醫院,已備好3600多張防蚊隔離床位并做好擴容準備,目前在院患者均為輕癥,無重癥病例。
新增35家檢測機構
佛山市新增35家醫院開展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檢測,儲備了較為充足的檢測試劑,并培訓了醫務人員。疑似病例核酸檢測陽性后均留院治療,以防疫情進一步擴散。
順德區樂從醫院感染科主任林群表示,目前判斷出院的標準為癥狀明顯好轉或消失、病程超5天,且核酸檢測陰性,符合即可出院。
患者典型癥狀:發熱、皮疹和關節疼痛
醫生介紹,基孔肯雅熱最典型的三個癥狀就是發熱、皮疹和關節疼痛,目前沒有疫苗和特效治療藥物,采取的都是對癥治療,比如使用退燒、緩解疼痛的藥物。這種感染的最大特點是伴隨著明顯的關節疼痛,此前的研究顯示,部分患者的疼痛可能持續較長的時間。
林群表示,基孔肯雅熱關節疼痛主要在手掌、手指、腕關節、踝關節等小關節,以腫痛為主,大關節較少累及。患者回家后可服用止痛藥緩解,目前收治觀察時間不長,后續正研究是否會出現關節長時間疼痛問題。
評估風險等級、差異化處置
目前佛山市所有出現病例的村鎮均被確定為疫點地區,疾控部門根據蚊媒密度指數將其分為高、中、低風險地區。
各村鎮社區按 “一村一策、精準處置” 原則,圍繞成蚊快速滅殺、環境衛生整治、蚊子孳生地清理三個重點,采取差異化措施。
加強防控確保不反彈
佛山市疾控部門的監測顯示,目前90%的疫點村居已由高風險降到中風險以下,其中33%已降到安全水平。
為了確保不再出現反彈,已經降為中低風險的疫點地區,滅蚊燈相關措施并未削減。
國家疾控局和廣東省衛健委日前都派出了專家組到佛山市指導和參與疫情防控。疾控部門以及專家評估認為,目前佛山市的基孔肯雅熱疫情防控正處于關鍵時期,下一步工作的重點是切斷社區傳播和疫情外溢。
提醒各位市民
翻盆倒罐清積水
積極動手滅蚊蟲
個人防護要做好
大家記得
清積水、滅成蚊、防叮咬!
來源 | 南方都市報、央視新聞、新華社、廣東疾控、佛山衛生健康
編輯 | a9
審校 | 遠方
聲明:部分圖片、視頻內容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刪除
關注25小時網的朋友還喜歡看
01
02
03
04
小編跪求點亮【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