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來嘮一位傳奇女星——龔雪。她的人生,比電視劇還精彩!
從上海弄堂里走出的文藝少女,到紅遍大江南北的雙料影后,卻因一場莫須有的“流氓案”流言,被迫遠走美國。
39年過去,再回頭看,郭德綱那句“做演員賺的錢,有一半都是挨罵的錢”,簡直是一語道破她命運的轉折點!
龔雪的出身,就帶著藝術的“濾鏡”。
老爸是美術大師,老媽是攝影師,這家庭氛圍,擱現在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培養基地”!打小在藝術熏陶下長大的她,對表演那叫一個癡迷。
小學三年級就在少年宮“出道”,靈動的表演把觀眾迷得不行。
父母也超開明,經常帶她泡電影院,結果龔雪直接化身“行走的人形復讀機”,看完電影回家,把臺詞和表演復刻得一模一樣,逗得全家笑出鵝叫。
按理說,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霸,不管走哪條路都能發光。可命運偏要給她“加難度”。初中時,特殊時期抄家、父母被帶走,年幼的她和妹妹也被拉去問話。夢想的小火苗剛燃起,就被潑了一盆冷水。
17歲響應號召去江西當知青,本想在勞動間隙搞搞文藝,結果一個用力過猛,摔斷了腿。這劇情,擱小說里都得說是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
不過,老天爺終究沒忘記這個“六邊形戰士”。回上海養傷時,被文藝界長輩一眼相中,推薦到上海電影制片廠。可惜,知青身份成了她的“黑歷史”,劇組看到她的簡歷,都跟看到 “燙手山芋” 似的。
直到考上文藝兵,龔雪才終于摸到了演藝圈的門檻。從龍套開始,她一路 “打怪升級”,被長春電影制片廠選中演群眾演員,結果電影上映,自己的鏡頭全被剪了!
這能忍?龔雪直接立下 Flag:“我一定要當主角,讓誰都剪不掉我的戲!”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1979年,龔雪主演《祭紅》,一人分飾兩角,直接驚艷四座!從此開啟 “開掛”模式,《好事多磨》《七月流火》等作品一部接一部,直到《大橋之下》,直接把她送上神壇!
第七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第四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雙料影后到手,那句“北朱琳,南龔雪”,就是當時觀眾對她美貌與演技的最高認可!
劇本拿到手軟,片酬接到發燙,龔雪站在了事業的巔峰。可老話說得好,“花無百日紅”,娛樂圈更是 “頂流輪流坐,明年到誰家”。
正當她風光無限時,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波,直接把她的人生掀了個底朝天。
1986年,上海一樁“流氓案”震驚全國。幾個高干子弟仗著家里有權有勢,猥褻、強奸51名女性,最后被判處死刑,大快人心。可誰能想到,這案子竟把龔雪卷了進去!
一份所謂的“性回憶錄”里,有人交代罪犯還侵犯過一個姓龔的女明星。好家伙,當時龔雪正當紅,這不就是、“流量密碼”?謠言瞬間像長了翅膀,從街頭巷尾傳到千家萬戶。
受害者?同流合污?幫兇?各種版本滿天飛。龔雪趕緊讓律師發聲明澄清,可網友們根本不買賬 —— 畢竟,比起真相,大家更愛看 “吃瓜”!
事業上,劇組不敢用她;生活中,路人對她指指點點;就連當時的男友張鐵林,也在這節骨眼上 “光速分手”,堪稱 “渣男本渣”!
龔雪被罵得狗血淋頭,差點撐不下去。這時候,遠在美國的張迅出現了。電話、書信,日復一日的安慰,成了她黑暗中的一束光。
最終,龔雪心一橫:“這破圈子,姐不玩了!”直接移民美國。
初到異國他鄉,語言不通、人生地不熟,龔雪硬是靠自學英語,在美國站穩了腳跟。張迅的陪伴,也讓她動了心。塵埃落定后,兩人結婚生女,曾經的影后,過上了相夫教子的平淡生活。
再回頭看郭德綱那句“做演員賺的錢,有一半都是挨罵的錢”,龔雪怕是把后半輩子的 “挨罵額度”,在那短短時間里全用完了!
39年過去,娛樂圈依舊風波不斷,流量明星來來去去。可龔雪的故事,始終是一個扎心的警示:在這個名利場里,一句流言就能毀掉一個人的一生。
如今的她,或許早已遠離了娛樂圈的喧囂,但那段傳奇又坎坷的經歷,永遠留在了觀眾的記憶里。不知道大家怎么看龔雪的人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