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關于D—阿洛酮糖等20種“三新食品”的公告》,標志阿洛酮糖正式獲批可作為國內新食品原料。
圖源:官網截圖
隨著健康理念的普及與提升,“控糖”逐漸成為社會廣泛認同的健康趨勢。自2020年11月首次受理申報以來,阿洛酮糖就被視為代糖領域的“潛力新星”。
值得注意的是,受此消息影響,代糖概念股當天大幅上漲——三元生物一度漲超17%,保齡寶、百龍創園漲停。
這個“代糖新星”究竟有著怎樣的優勢?又有哪些品牌在陸續進場?代糖行業是否會迎來新的變革呢?
01
“代糖新星”阿洛酮糖
作為繼赤蘚糖醇之后又一廣受關注的新型天然代糖產品,阿洛酮糖是果糖的一種差向異構體,是在自然界存在但含量極少的一種單糖,因此也被稱為稀有糖。
這種代糖熱量低,相當于同等質量蔗糖的 0.3%,且甜度曲線與蔗糖更為接近,能夠更好地還原蔗糖的純正甜味。
之所以備受關注,主要是因為相比其他代糖,它的安全性更高。早在 2011年,阿洛酮糖的安全性就受到美國 FDA認證,被允許作為膳食添加劑和食品配料使用。目前,阿洛酮糖已在美國、日本、韓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及新西蘭等在內的 14個國家獲得法規許可。
圖源:pixabay.com
大量動物及人體試驗表明,D-阿洛酮糖經過腸道后幾乎不發生代謝、不產生熱量,且有降低餐后血糖、控制體重、減少脂肪積累的作用。
據統計,全球阿洛酮糖的食品領域需求量占比 82%,醫學和保健品領域需求量占比達到 14%。
在相關申報中,D-阿洛酮糖可作為代糖用于面包、蛋糕、餡餅、糕點、餅干等烘焙產品,以及碳酸飲料、非碳酸飲料和混合咖啡等飲料類產品,此外,還可以用于口香糖、硬糖、軟糖、甜點、冷凍乳制品、酸奶、醫療食品、即食谷物等食品。
02
代糖概念股大幅上漲
政策發布后,代糖概念股大幅上漲,究其根本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國內的“網紅代糖”赤蘚糖醇已是一片紅海,阿洛酮糖的出現成為代糖行業新的藍海市場,被視為跳出競爭的全新砝碼。
根據百龍創園年報數據,全球阿洛酮糖市場規模已由2019年的 0.33億美元增長至2023年的 1.73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 33.26%。隨著需求增大和各國獲批進程加快,預計 2030年全球阿洛酮糖市場規模將增長至5.45億美元。
反觀赤蘚糖醇,據 Mysteel的數據統計,2022年全球赤蘚糖醇的總需求量為 17.3萬噸。然而,截至 2023年 5月底,根據不完全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的赤蘚糖醇產能已經達到 38萬噸/年,遠超全球市場的實際需求。因而,赤蘚糖醇行業的市場競爭加劇、價格下跌以及行業整合的加速,影響了行業的盈利能力和企業的生存狀況。
圖源:pixabay.com
另一方面,研究表明,阿洛酮糖在安全性和應用范圍與其他糖類對比有著明顯優勢。
同樣以赤蘚糖醇為例,在安全性上,2023年以前,赤蘚糖醇被認為是一種安全、健康的“天然”甜味劑,備受追捧。然而,權威期刊《自然·醫學》發表的一項重磅研究,指出赤蘚糖醇可能會促進血栓形成,與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風險明顯增加相關。相比之下,阿洛酮糖尚未出現明確的安全性爭議。
在實際應用上,阿洛酮糖在高溫和酸性環境下均有較強的穩定性,可產生美拉德反應,相較之下,赤蘚糖醇則不會和蛋白質發生美拉德反應,因而會影響烘焙產品的色澤和風味。
其實,早在阿洛酮糖獲批之前,巨大的市場前景就吸引到眾多國內企業爭相布局,包括百龍創園、保齡寶、三元生物等等。
保齡寶是國內最早布局阿洛酮糖項目的企業之一,擁有近十年研發經驗,具備晶體和液體阿洛酮糖的生產能力,工藝技術成熟,產品質量穩定。公司產品主要出口美國、韓國、墨西哥等國家,市場知名度和品牌信譽度良好。
聚焦于國內市場,微元合成可能成為“第一個吃到紅利的企業”。在阿洛酮糖審批通過的當天,微元合成就成為全國首家獲批的阿洛酮糖生產企業,也是唯一一家通過生物發酵工藝獲批的企業。此次批準的AS10菌株直接發酵法生產阿洛酮糖技術,是國內首個采用合成生物技術生產的新食品原料獲批的案例。
03
無糖飲料迎來“新代糖”
根據智研咨詢的數據,在甜味劑所有的下游應用場景中,飲料行業成為最大的應用領域,占比高達50%。
從消費市場的實際表現來看,消費者對于“低糖”食品以及標注“無糖”“零熱量”飲料的購買意愿呈現出持續上揚的態勢。這種消費傾向的改變,引起了整個飲品行業的深刻變化。
近年來,以元氣森林為代表的無糖氣泡飲料受到消費者歡迎并快速占據飲料市場重要位置,帶動眾多新老飲料品牌如農夫山泉、統一、康師傅、王老吉、喜茶等跟進推出無糖飲料,而這些無糖飲料普遍使用的就是赤蘚糖醇。
如今,審批通過的阿洛酮糖也為飲料行業提供了新的選擇。在海外,阿洛酮糖已被眾多知名品牌應用于產品中,且市場表現不俗。
例如,聯合利華旗下的Liquid IV,作為美國排名第一的粉末補水品牌,于2023年推出了一款“無糖”粉狀電解質飲料,成為當時同類產品中第一款大規模上市的阿洛酮糖基產品。
不過,就成本而言,赤蘚糖醇相比阿洛酮糖更有優勢。華西證券研究所的一份報告顯示,阿洛酮糖的價格在2.8-3萬元/噸,而赤蘚糖醇的價格在1萬元/噸。這就導致前者在市場推廣上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情況也在逐漸得到改善。微元合成創始人、CEO劉波就表示,微元合成首創“一步發酵法生物合成工藝”,通過改造微生物菌株,讓“細胞工廠”直接“吞食”葡萄糖生成阿洛酮糖。這將傳統的兩步反應縮減為一步,轉化效率提升至80%。同時,剩余的葡萄糖被菌株代謝,徹底解決了分離難題。采用這一全新技術后,生產阿洛酮糖的成本將下探50%。
圖源:微元合成
在代糖安全爭議聲不小的當下,阿洛酮糖不僅為品牌提供了新的選擇,還為消費者的健康提供了更安全的保障。隨著,阿洛酮糖的進一步發展,飲料行業對無糖飲料的革新或許也不遠了。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