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美國獨立日的第二天,埃隆·馬斯克終于兌現了他的“嘴炮承諾”——在X平臺上正式宣布成立“美國黨”。
馬斯克宣布成立“美國黨”
這個消息一出,互聯網又沸騰了。有人喊他瘋了,有人喊他牛了,或許還有人想喊:“快,把馬斯克的網掐了!”
確實,本來以為馬斯克就是說著玩的,沒想到現在越來越像真的了。尤其是當他放棄“火星夢”的時候。
據環球時報援引《紐約時報》報道稱,美國硅谷投資人彼得·蒂爾透露,美國企業家、特斯拉和SpaceX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已經放棄了殖民火星的政治愿景。在接受《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羅斯·杜塞特的采訪中,蒂爾表示,馬斯克已經不再認為火星殖民是一個能幫助人類建立新社會的可行政治方案。
原來火星只是馬斯克希望用科技改變社會的路徑,而與特朗普的鬧掰讓他看清楚了——就算到了火星,人類社會也不可能發生根本變化。
那既然如此,不如直面問題的本源:進行根本性的社會改革。
作為硅谷鋼鐵俠的馬斯克要再一次跨界了。他可以造電動汽車,可以造火箭,也可以跟全世界最頭鐵的總統(特朗普)互懟且不落下風。他要成立政黨,自然也不是圖個“參與感”。
那些別人不看好的事,馬斯克都辦成了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美國黨”的目標或許就是——在2028年美國大選中,徹底攪局。
那么問題來了:
一個從沒參過選、也沒拿過一張選票的人,怎么可能改寫美國政治格局?
理論上,馬斯克有三條“入侵”28年大選的路徑。
第一條路:親自下場參選,走一條科技極客的羅斯·佩羅路線。
你可能沒聽說過羅斯·佩羅,但美國歷史課本記得他。
1992年,這位對共和黨與民主黨都不爽的億萬富翁,成立了“改革黨”,一邊上電視節目,一邊花自己的錢搞競選,硬生生搞到19%的普選票,還把克林頓送上了總統寶座。雖然沒贏,但他幾乎成為第三黨候選人的天花板。
馬斯克要是走這條路,不但要拼錢(這倒不愁),還得拼執行力。他得在50個州建黨、搞登記、集簽名、打官司,不能像在X上發投票那么輕松。更別說還要組建團隊、選副總統、搞競選集會,全年無休地對著攝像機微笑。
如果他真要干這一票,大概會用自己的方式干。比如:用Grok生成競選視頻,在X平臺搞直播辯論,用SpaceX火箭投放競選傳單(誤)。
別覺得是天馬行空,沒準還真能“亂拳打死老師傅”,特朗普當年也是沒人看好,結果把整個世界都攪翻天了。
這個方案最大的弊端就是只要美國不改憲法,馬斯克就當不了總統(但競選州長是可以的),不過讓大選變天已經足夠了。或者我還有個餿主意,就是讓美國與加拿大合并,改國號為“加拿大”,這樣馬斯克競選加拿大總理就行了。
第二條路:自己不參選,把票都投給“美國黨”項目。
馬斯克其實不一定非要自己上。他完全可以用另一招——“站臺+投資+放話”,把總統候選人當創業項目投。
從馬斯克現在的思路看,還是很有可能走這條路的——“拿下2或3個參議院席位,8到10個眾議院席位”。這像極了硅谷的風投邏輯:不求全拿,只求卡住關鍵節點。
從以終為始的角度上看,這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是否當總統不重要,重要的是是“確保法案符合人民的真正意愿。”
馬斯克的目標:拿下2或3個參議院席位,8到10個眾議院席位
這意味著美國黨需要精準布局搖擺州。覺得民主黨和共和黨都不咋地的選民們有福了,現在多了一個新選擇,只要上網跟著馬斯克點贊就行了。
未來馬斯克要做的,就是在X上給美國黨“直播帶貨”了——天天在平臺上更新候選人表現拉票,順便轉發競爭對手的黑料。
這社會影響力,絕對不比傳統政黨小。馬斯克化身成為美國的董事長,至于美國的CEO是誰,都得看他臉色。
第三條路:不打正面戰,改寫游戲規則。
還有一種可能性,是最恐怖的存在——馬斯克根本不參選,也不打造政治新星,而是直接從底層“黑進”民主制度的操作系統,“美國黨”只是一個障眼法。
怎么黑?用技術。
比如推出一個投票推薦系統,讓選民用模型評估候選人誰更符合自己的理念;用X平臺整合實時政治評分、用戶動態推薦、區塊鏈身份認證,搞出個“去中心化公投機制”……
聽起來像科幻小說嗎?但這些技術能力馬斯克手里全有,而且科技創新也正是他的強項。馬斯克從來不是靠“先有制度再創新”,而是先創新再逼制度就范。
回頭想想,特斯拉剛出的時候,全世界都覺得“不可能”。SpaceX第一次回收火箭的時候,全世界都在看笑話。可現在呢?大家都在抄作業。
如果馬斯克把“數字化公投”“AI輔助立法”“自動監管系統”這些理念落地了,那2028年大選,不管誰當選總統,說不定都得遵守“馬式規則”。
那時候他不需要坐進白宮,白宮也得聽他的話。
-胖胖說-
分析得越多,我越覺得:馬斯克其實對“當總統”沒什么興趣。
他真正想做的,可能是打造一個新的國家治理系統。
一個不靠傳統政黨,不靠官僚體系,不靠大金主,而是靠“技術+平臺+民意共創”的系統。他要的不是掌控選票,而是讓規則變得像軟件一樣可以迭代。
往更長遠看,馬斯克要的是重塑人類社會體系,只是這場大型社會實驗放在了美國,第一步叫做“改變選舉”。
你可以不認同馬斯克的觀點,不贊成他的行事方式,但都無法阻止未來的腳步:
在科技與平臺的幫助下,人民的意愿有了具象化的代表,選舉不再是少數人的黑盒游戲。每一個候選人的成長路徑都清晰可見,他們不再是陌生的、被安排好的選項,而是實實在在的集體利益的代表。
而再之后,則是技術霸權壟斷的新時代。以數據+技術為基礎,形成新一代的人類權力中心。
那將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