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精心籌備,中國首座樂高樂園終于揭開神秘面紗。
7月5日,上海樂高樂園正式開園迎客。去哪兒旅行平臺數據顯示,7月樂高樂園門票預訂量躋身上海熱門景區TOP5。從酒店預訂看,截至7月4日,暑期上海樂高樂園所在地——上海金山區預訂量同比增長3.5倍。
? 上海樂高樂園 圖源:上海樂高樂園度假區微博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樂高樂園占地面積達31.8萬平方米,是全球第11座、中國第一座樂高樂園、全球最大的樂高樂園之一。樂園運營方、英國默林娛樂集團將上海樂高樂園視為中國市場戰略的關鍵布局。這里所處的長三角地區,有近5500萬潛在消費者,將為區域性主題公園提供巨大的客流量。
同樣地處上海,與迪士尼“全齡向”的受眾定位不同,樂高樂園主要面向的是2至12歲的親子家庭。中國主題公園研究院院長林煥杰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上海樂高樂園的首期效應預計在三個月到半年。由于主要客群為2歲至12歲兒童,屬于被動消費群體,其帶動效應可能不如迪士尼。不過,樂高樂園以開發智力為特色的娛樂模式,與其他品牌形成差異化競爭,有望吸引一定比例的游客重游。
就在上海樂高樂園開園的同日,廣州的星紀世界南湖樂園在升級改造后也開園迎客。據時代周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全國范圍內籌備、已開業和即將開園的主題公園超過20家。在主題公園密集落地的當下,各地政府紛紛加碼布局,加快文旅產業的升級步伐。
為何眾多城市熱衷于布局主題公園?這些主題公園又能為所在區域帶來哪些發展機遇?
長三角大型主題公園占比最高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五部門于2018年發布的《關于規范主題公園建設發展的指導意見》,主題公園是指以營利為目的興建的,占地、投資達到一定規模,實行封閉管理,具有一個或多個特定文化旅游主題,為游客有償提供休閑體驗、文化娛樂產品或服務的園區。
其中主要包括以大型游樂設施為主體的游樂園,大型微縮景觀公園,以及提供情景模擬、環境體驗為主要內容的各類影視城、動漫城等園區。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0月份,我國共有385家主題公園,其中87座是特大型和大型主題公園。鑒于競爭力評價所需資料的可獲得性,最終有86家被《2024中國主題公園競爭力評價報告》納入評價。
? 圖源:《2024中國主題公園競爭力評價報告》
從區域分布來看,華東地區有36家,占比41.8%;華北地區8家,占比9.3%;華南地區9家,占比10.4%;華中地區14家,占比16.3%;西南地區7家,占比8.14%;東北地區7家,占比8.14%;西北地區5家,占比5.81%。
若將視角進一步聚焦,長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和成渝城市群成為主題公園扎堆的“黃金地帶”。其中,長三角以19家、占比22%的規模位居榜首;京津冀、珠三角與成渝城市群則均有6家。
若深入探究,各城市群的差異不僅在于主題公園數量的不同,更體現在發展程度上的差別。
林煥杰表示,上海已匯聚迪士尼、樂高兩大頭部IP,錦江樂園已宣布與華納兄弟集團共同開發“哈利波特制片廠之旅(上海)” 項目,小豬佩奇主題樂園也在規劃籌建中;杭州也即將引入法國知名的狂人國公園(Puy Du Fou)。
“這些國際品牌依托成熟的IP運營體系和多元內容轉化模式,持續釋放品牌虹吸效應,構筑起強大的市場競爭力,這正是長三角地區主題公園行業發展的獨特優勢。”林煥杰說。
? 上海迪士尼 圖源:圖蟲創意
而其他城市群目前仍以本土品牌為主。其中雖不乏華僑城、方特、長隆等廣為人知且特色鮮明的大型品牌,但多數中小型主題樂園號召力有待進一步加強,同質化問題突出。未來,這些主題樂園亟需通過挖掘本土文化特色、創新游玩體驗等方式,在差異化發展與內容創新上尋求突破。
收入1元,可帶動3.8元的城市經濟收入
今年以來,國際IP主題公園項目的新進展接連不斷。
2月,錦江國際集團宣布與華納兄弟探索集團共同開發華納兄弟(上海)制片廠之旅-“哈利·波特”的誕生項目,此項目位于上海錦江樂園,預計將于2027年開放營業;3月25日,全球規模最大、亞洲首個小豬佩奇戶外主題樂園宣布將于2027年在上海崇明長興島正式開放;日前,深圳樂高樂園度假區也發布消息稱,園區內最大單體建筑已經封頂,同時周邊基礎配套項目也正加快建設。
與此同時,本土的主題公園也動作頻頻。今年1月,北京海昌海洋公園項目開工,預計2026年建成開放;3月份,愛奇藝宣布在江蘇揚州建設首個線下樂園“愛奇藝樂園”;6月,籌備了十年的青島東方伊甸園正式投入使用。主題公園仿佛已經成為城市的“剛需”。
各地爭相布局主題公園的背后,究竟藏著怎樣的發展邏輯?
林煥杰指出,主題公園首先是城市對外展示的“名片”。與其他娛樂設施相比,主題公園憑借獨特的IP魅力和沉浸式體驗,具備強大的聚客能力。
? 珠海長隆海洋王國 圖源:圖蟲創意
以美國“主題樂園之都”奧蘭多為例,13個主題公園在2024年吸引超7400萬人次游客,讓這座城市成為全球旅游熱門目的地。
更重要的是,主題公園是區域經濟的強力引擎。大量客流涌入,能夠直接帶動交通、酒店、餐飲、零售等行業繁榮。
林煥杰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主題公園每創造1元的經營收入,可帶動3.8元的城市經濟收入,并進一步撬動12元至15元的上下游產業鏈產值。
以迪士尼為例,據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首份《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快樂旅游趨勢報告》顯示,2016年6月~2019年6月,上海迪士尼樂園固定資產投資對上海全市GDP年均拉動0.13%,樂園消費對上海全市GDP年均拉動0.21%,樂園年均直接提供就業崗位1萬余個,年均間接提供就業崗位超過6萬人次。
不過,林煥杰也提醒,無論是地方政府還是企業,布局主題公園都需做好長期投入的準備。主題公園投資規模大、資金回收周期長、經營風險高,僅靠短期收益難以實現盈利。
此外,主題公園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不能僅靠堆砌游樂設備,而是要圍繞目標客群,結合項目體量,精心打磨特色IP,構建差異化競爭力。
“并非所有城市都適合建設主題公園。” 林煥杰指出,區域交通便捷度、經濟發展水平、氣候條件以及文化底蘊,都是重要考量因素。一般來說,目標城市的常住人口需達到500萬以上,且周邊1-2小時交通圈內人口規模要超過2000萬,才能形成基礎客流支撐。若缺乏具有國際影響力的IP,想要吸引遠程游客更是難上加難。因此,建設前必須開展深度市場分析,找準自身定位與優勢,才能讓主題公園項目真正“活下來”。
? 撰文 李 杭
? 編輯 梁 勵
? 萬億消費賽道,誰是“江蘇一哥”
? 經濟第一城,重奪兩個“第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