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高薪、有編制、體面,我還是離開了深圳教師崗

高薪有編制體面的深圳教師為何辭職

0
分享至



幾年前,「深圳高薪招聘教師」的話題頻頻出圈。如今,社交媒體上「深圳教師辭職」的帖子又層出不窮,熱度不減。

這座「奮斗者之城」的教師崗位,因為高薪、編制和高調的招聘廣告語,吸引了大批頂尖名校畢業生。同時,許多人入職后也發現——這份工作的強度,遠超自己想象。

文|易方興

編輯|魚鷹

「有點錢、有點閑、有尊嚴不再是夢」

為了勸劉夢瑤去深圳當老師,父母甚至給她跪下了。

那是2021年,從國外一所知名大學畢業的劉夢瑤,手握15份offer,正面臨一個困難抉擇。她就讀的大學頗有含金量,在QS世界大學排名中超越了清北。找工作期間,包括谷歌、字節、騰訊這樣的大廠都給了她offer。她從沒想過要去深圳當老師。

然而,她的父母卻堅定地認為,去深圳當老師,是對她來說最好的職業選擇。

那正是「深圳高薪招聘教師」話題頻繁登上熱搜的幾年。從2019年到2021年三年期間,深圳各學校、教育集團展開了大規模的全國招聘,并且開出了許多令畢業生們難以拒絕的待遇:

「年薪本科生26萬+、研究生28萬+,五險一金,全日制博士獎勵20萬,優秀畢業生獎勵3至8萬,優先申請人才住房、長租公寓……事業單位正式編制、落戶深圳、全年帶薪休假165天+。」

最吸引人的還有招聘帖里的一句話,「有點錢、有點閑、有尊嚴不再是夢」。

劉夢瑤的父母非常堅決。「他們都離婚15年了,我從沒見他們這么團結過。」逼得最狠的時候,她父母一起跪在地上,哭著求她。

她妥協了。沒想到,在應聘深圳教師崗時,她卻連續兩次碰壁。尤其是北京那場面試,「我當時面試深圳排名前四的一所高中的國際部,基本上來的都是清北的博士,最低的學歷是個北大的碩士,而留學生里,還有哈佛、劍橋、牛津……我當時覺得簡直是太荒唐了。」

最后,她去應聘了三次才被選上。

在許多人心中,「有錢有閑有尊嚴」幾乎是理想工作的模版,而且這份工作還有編制、很穩定。在深圳教育部門高調的宣傳、強勁的招聘力度下,那幾年,不少頂尖名校畢業生,不論之前有沒有過做老師的規劃、喜不喜歡這份職業,都將「深圳教師崗」放進了自己找工作的理想清單里。

一邊是渴望編制、渴望穩定工作的年輕人,另一邊是強烈需求老師的深圳。

在招聘老師這件事上,深圳展現出了極高的效率和渴望。不要求師范專業,沒有教師資格證也沒關系,甚至無需筆試就能入職。而教育局和校長們組成的招聘團,采取的是類似于巡演的模式,分為東西兩線,不僅涵蓋了清北這樣的頂尖高校,也囊括了國內排名最靠前的師范大學。很多應聘畢業生,會跟著招聘團的路線一起跑,只求上岸。

北大的陳雪婷「隨手投了一個簡歷」,學校立刻叫來了集團的總校長跟她面談,問她還有沒有其他去向在考慮,態度很真誠。

「(深圳這所)學校招聘的時候特別熱情,也特別尊重,給我一種大家要一起干一番事業的感覺。」陳雪婷說。她橫向對比之后,覺得深圳活力開放,也不排外,「而且工資比在北京當老師豐厚很多」。最后她選擇了深圳。

也有一些人去深圳當老師純屬意外。

小張考研一戰時,因為錄取名額波動,沒能進入復試,「春招和秋招的時間點都過了,我才被迫開始準備簡歷找工作」。

王思琪則是在自己專業領域找不到工作了,才不得不考慮當老師。「當時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我是工科專業,對口的企業又更傾向于招聘男生,一直到畢業那年5月份才找到深圳老師的工作。」

而與許多單純被待遇和穩定吸引來的年輕人不同,趙欣怡是真心想當老師。她從一所全球頂尖大學畢業,專業也跟教育相關。之前,她還在一所國際學校實習過,當時感受到一種當老師的快樂。特別是實習前一天,那所國際學校的校長特意叮囑她:「我們這里是快樂教育,你千萬不要要求小孩成績,不要逼他們寫作業。」

心懷對教師職業的高度認可,她也來到了深圳,成為了一名公立學校的老師。但她沒有預料到的是,國際學校和公立學校不同,后者需要直面中考和普職分流的壓力,學校和家長對成績都更看重。因此,多年之后,當她深陷職業的迷茫和痛苦時,她反復回想起那段短暫的快樂時光,「我覺得是這段時間給了我一種做老師好像很快樂的錯覺。」


圖源劇集《畢業》


新人教師的工作強度

真正入職之后,許多深圳教師新人的感受都是——太累了。這份工作的勞動強度,超過了他們此前的想象。

剛入職的新教師,常常逃不開做班主任這一步。

當時,校領導告訴小張,語文老師最適合當班主任了。「一來語文老師教的課最多,在班上的時間最多;二來又正好涉及價值觀的教育;三來道法課、勞動課也都是語文老師上,所以語文老師本身也是一天到晚圍著這個班轉,當班主任正好。」

「他們還會說,這是一種潛在的規則,從來都是這樣的,所有的語文老師都是班主任。」在小張所在的學校里,有的語文老師已經身兼班主任三十年。

而工作量上,班主任是普通老師的三倍。

語文老師兼班主任周佳寧的一天通常是這樣度過的——

早上7:30之前必須到班查崗,到班之后先監督早讀,早讀之后就開始上課。「少的時候一上午兩節課,多的時候上午一連要上四節課。」然后是監督學生吃午餐、監督午自習、監督午睡。等學生睡覺起來了,下午也開始了。她要開始為下一天的課備課,還會有各種會議,包括班主任會、教職工大會、科組會等等。等到開完會,課后延時服務又開始了,她得再回到教室看班。接著,又迎來了「陽光體育」,她就得帶著班里的學生去操場上進行體育活動。好不容易熬到學生放學了,還不能休息——得給全班做總結:這一天發生了啥,哪里對、哪里不對,要改正什么,要避免什么。吃完晚飯還要加班,準備一些教學比賽,然后就這么到了睡覺時間……

同樣是語文老師、班主任,任教于深圳一所排名靠后初中的趙欣怡還有一重煩惱:生源。她認為學校生源水平的巨大差別,也會影響到教師工作量的大小。「每次教學教研的時候,會給我們講各種精美的教學設計,但是根本用不到我們自己學生身上。」以她帶的第一屆學生為例,雖然升到了初中,但班上還有四五個人漢語拼音基礎不牢靠。

她有著高度的責任心,不想輕易放棄一個學生,「我教了他們初中三年,真的很關心他們,盡管明知道有些孩子考不上高中,甚至也考不上職高,但我也不希望他們畢業之后去打工,連勞動合同都看不懂。」

她會給學業落后太多的學生單獨輔導小學語文的內容。有一次,她在書店的兒童區,看到一張幼小銜接用的會發音的掛圖,就自己掏錢買下來,專門用來給那些拼音不達標的同學輔導。

學生基礎薄弱,趙欣怡批改作業的工作量也會增大。「錯別字特別多,光畫圈我這個手都要寫很多。因為一堂課講得再生動,學生學得快忘得也快,但作業是實實在在改在本子上的,只要翻開,學生就能看得見,就可能學得會。」她希望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所以哪怕手腕疼,也一直是所有作業全批全改。「比如很多學生會把『滿』字寫成上下結構,我就會把錯字圈出來,寫一遍正確的字。但即使有正確的字參考,依然很多學生在訂正時繼續寫錯,所以后來,我還要額外再標注『左右結構』四個字。無形之中,批改作業的字越寫越多,慢慢地右手就腱鞘炎了。」


趙欣怡去醫院治療。受訪者供圖


她會根據班上學生的不同水平,來針對性地布置不同作業。「因為有些孩子你給他留大題做,他是怎么也不會的,留給他要么就是不寫,要么就是照抄,所以要布置專門符合他做的作業給他。」她還把所有的作業都登記,哪個同學沒有訂正,哪個同學沒交,她都做成在線的表格方便查詢。

張雅雯是非師范生,來深圳當老師后,她需要一邊摸索教學,一邊當班主任,還得擠出時間來考教師資格證。「我每天的精神狀態都很緊張,因為我不知道上課要怎么教,只能自己去參考不同的教案、教學指導書,然后去摸索,所以備課花了大量的時間。」

這是一段「比高三還累多了」的時光。新老師要求必須手寫教案,筆記不能只做在書上,要單獨手寫一遍。只能利用空余時間寫,最主要是周末。

考教師資格證也不容易。「我一開始選了個高中語文教師資格證,結果沒考過,我非常緊張,因為要求必須在畢業那一年以內考過。好在下半年,我選了個小學語文的教師資格證,終于考過了。」

教學只是老師工作內容的一部分。入職教師崗后,江江基本把所有的比賽都參加了一輪,包括賽論文、賽微課、賽手抄報……最難的是賽課。「賽課前一天下午5點才給題目,你要在極短時間內把課準備出來,然后第二天把你放在一個陌生的班上上課。」

那時,學校分配給江江一個帶她的師父。「我師父人很好,但是他對我的要求太高了,而且那個時候他也只有我一個徒弟,相當于一對一的教導,所有的關注點都在培養我身上。」師徒兩人為了磨課,經常磨到凌晨,「下班了我們還一起加班,讓我打視頻給他,我模擬講課給他聽,就到了這種程度」。

有一次,她跟師父熬到凌晨3點,一起磨課。當時她設計了一條線索,把整節歷史課串聯起來,然而第二天,在隨機分配到的班級里,學生完全不配合,「我那節課上得想死的心都有了」。

那次賽課,當場宣布成績,5個老師里她得了倒數第二,她當場就哭了。

新教師要經歷嚴格的評判,老師之間還會互相競爭。「比如期中、期末考試,我們學校一定會開一個質量分析會,把所有老師帶的班級的優秀率、平均分、差勝率等等各種指標打在屏幕上。」所以那時候,開會也是讓江江非常痛苦的事。

學校領導對江江說:「沒有差的學生,只有差的老師,生源差不差沒有關系的,主要是老師有沒有能力把他們教好。」

一開始,她的確聽進去了,覺得這就是自己能力的問題。


圖源劇集《黑狗》


深深卷入的家校關系

與學生和家長的復雜關系,也是這些深圳新老師們要去適應的。

江江很快被班上的學生罵哭。起因是一個男生上課時沒有把書拿出來,江江說了他幾句,結果這名男生直接在全班面前罵她臟話,江江當時就被氣哭了。

還有一次,批改作業時,有個學生做作業不認真,每道題都做錯了,江江直接給作業上打了一個大叉。結果,學生的爸爸凌晨2點給她打電話,并且發了不少辱罵的言論。

更不確定的是,遇到什么樣的學生,對老師們來說,全靠運氣。

剛進學校時,張雅雯帶四年級,班里有幾個學生會在上課時在教室地板上爬來爬去。有一次,兩個學生鬧矛盾,上課鈴響了還在吵架,其中一個學生拿起剪刀要朝另一個人扔過去。「要不是我立刻把他的手抓住,可能要有學生受傷。」這么一折騰,一節課前15分鐘就沒了。班上一個女生安慰她說:「老師你不要去管這些男生,他們不聽就算了,我們想聽,你給我們講就好。」張雅雯差點哭了出來。

還有些時候,班上同學打架,會出現頭撞到桌角一類的流血事件,這樣的情況往往更難收場,因為還會導致幾方的家長來到學校繼續爭吵。而處理這些教學之外的意外事件,都是班主任的工作。有家長跑過來指責張雅雯,說她能力不行,怎么連這些學生都管不好,最后還指著她的鼻子問:「你是什么學歷?」

張雅雯回答,她是中山大學的,這位家長沉默了片刻,轉而去質問另一個學生的家長:「你是什么學歷?」

在深圳另一所中學的初中物理老師王思琪說,她所在的學校,絕大部分生源都來自在深圳奮斗的個體戶家庭。「他們大部分都是很尊敬老師的,但有的家庭孩子比較多,管不過來,孩子不聽話就是打,導致一些孩子也有暴力或者抑郁傾向。」

「我很想幫一下這些孩子,但又不知道從哪里下手,常常覺得比較無力。」王思琪說。她試過許多辦法,但最后漸漸變成了一種「沒辦法」的心態。「有的到初中了,加減法還算不明白,實在是無能為力。」

幾年老師當下來,王思琪也觀察到,班上起碼有一半的孩子考不上高中。這與她自己的成長經歷有相當大的不同。從小到大,她都就讀于學習氛圍不錯的學校,「我一直覺得努力或者好好學習是有出路的,但現在所處的現實卻是另一種樣子」。

許多能量要花費在教學之外。語文老師兼班主任周佳寧遇到一個抑郁癥的孩子,父親賭博,媽媽一個人撐起家庭,這個學生心理問題非常嚴重,一聊到自己的家庭就會暴哭。像這類學生,作為班主任,她都必須重點關注,經常要進行心理訪談,還要做相關的監測。由于這個學生經常自傷,甚至有自殺的想法,這也給班主任帶來非常大的壓力。

學生的管理難題,不光給上課帶來影響,有時候也影響到教師自己的情緒、與家人的關系。有一次,劉夢瑤跟父親訴苦,說如今的小孩多么難管,結果父親反而覺得是她無能,「說我竟然連幾個小屁孩都搞不定,肯定是自己能力不足,然后還無能狂怒」。

這些感受相當糟糕。小張覺得,「班主任這個身份挺孤立無援的,一旦出現問題,要首當其沖。」

「所以我永遠都處在一個神經高度緊張的狀態中。」她發現自己甚至因為壓力太大,出現了刻板行為,「比如我可能會突然不停地翻書,翻來翻去那十幾頁,然后才反應過來我剛剛在干嘛。」


圖源劇集《小舍得》


磨損

在這樣的壓力之下,一些老師開始出現身體上的癥狀。

有段時間,趙欣怡一寫字右手手腕就痛,后來,就算不寫字也痛。漸漸地,疼痛還擴展到了整個右手手臂。「疼的時候手肘都抬不起來。」最后只能去醫院。與此同時,她換成左手改作業、寫板書。結果,左手也貼上了膏藥。

有一次,她去醫院看病,還帶著沒批改完的作業。這個時候,她已經被診斷為手腕腱鞘炎、手肘筋膜炎,還有神經根型頸椎病等等。醫生看到她,跟她說:「你都這樣了,還在上班嗎?」

她當時眼淚就開始止不住往下流。「我為什么會這樣?」

深圳教師雖然在老師群體里算收入高的,但對于趙欣怡來說,看病也大量消耗了這份收入。「從去年四月份開始,我個人醫保賬戶每個月都能清空。」

這也是個慢慢失去對自己身體掌控感的過程。「我大概有大半年時間,每天站立不能超過10分鐘,因為我筋膜發炎,得不停去醫院、住院,所以我那段時間心里非常難受,就感覺人生一團亂,什么都不在我的掌控之中了。」


趙欣怡的醫院診斷書。受訪者供圖


北大畢業的陳雪婷發現,同期入職的心理老師,也包括在校工作了七八年的心理老師們,都陸續離職,她最后也選擇了離職。「我感覺很多時候我更像是一個消防栓,主要是為了預防危險出現,而且這個消防栓時不時還要被拿來充門面。」她覺得在自己的專業方面,學校并沒有什么判斷標準,在教師評價體系里,心理老師的存在感也很弱——衡量一個老師的標準往往是公開課上得怎么樣,或者有沒有拿到一些教師技能比賽的獎勵,「由于心理咨詢本身的特殊性,導致成果很難被看見或者量化,所以學校就會更側重教學方面的考核和評估,這反而偏離了考核初衷,不是說這部分不重要,而是光從頭腦層面的理性教育是不夠的,還需要整個系統的支持,看到每一個孩子作為個體本身的情感與需要」。

還有個問題也值得關注。「中學心理老師很多都沒有經過專業的心理咨詢系統訓練,他們缺乏專業系統的支持來為學生提供幫助,這樣一來,既會損耗心理老師自身,學生們的咨詢也效果不佳。」她說,「我聽過不少學生吐槽心理老師沒用。」

社會似乎對老師這個職業有一種天然濾鏡,比如常把老師和「奉獻精神」相提并論。陳雪婷卻覺得這也給老師增加了無形的壓力,「如果別人出于自我價值實現,她也愿意,這叫奉獻,但是,不能用這個話術強迫人」。

在深圳,當周佳寧進入這個系統,「我發現教師這個職業其實也是按照996或者007這個運轉機制來工作的」。她覺得這也是深圳這座城市的特色,「教研活動、教學比賽都非常多,小到學校舉辦的一些年級活動,大到區、市、省級的比賽,我們都要參加」。

這些大大小小的比賽,學校要求「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或者入職三年以內的新教師必須參加」。平均每兩三周,周佳寧就會接到一個比較大型的比賽任務,需要專門花時間準備,「除非你能拿出病例,證明你沒法參加,那么你從此的確可以輕松一些」。

就算是家里有許多當教師的長輩,也不一定能理解她。「上一代的教師,跟我們這一代還是不同,他們總希望用他們的思想來幫助我,讓我復刻他們的軌跡,給我規劃好路線,然后說這樣就會輕松。」

這給了她另一種壓力。入職第一年,她經常會在深夜加班時崩潰痛哭,想辭職。而她也在教育系統內的母親就會跟她說:「所有人都累,只要是工作的年輕人都很累,你不要一味就喊辭職。你做的這些事情我們都做過的,我知道沒有你說的那么累,那都是你給自己附加的,你只要改變心態,就不會覺得累,所以不要跟我喊累。」

聽完之后,她更崩潰了。而工作一年后,她第一次在體檢中查出了結節。


圖源劇集《黑狗》


信念的裂縫

有些名校畢業生在成為教師后發現,過去一直生效的「有付出就有回報」的信念鏈條斷裂了。

張雅雯非常想成為一個好老師。她的挫敗感來自:「可能你準備了100%,但學生完全不配合,你希望有90分的效果,最后可能只有60分。」

她也反思過:「或許是我對自己的期待太高了。從小到大比較順利,在高考、上大學期間,付出的努力,也能看到正反饋。但是做了老師之后,才發現有很多事情不是你努力了,付出了,就會有好的結果,所以這個事情會讓我心里很難受。」

原本她是一個對自己有信心的人,但當了老師之后,她一度覺得「自己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

「我一度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懷疑,我是不是真的不行,才導致上課時這樣的狀態。」張雅雯說。有時候她會想,是不是氣場比較強勢的老教師,才能鎮得住場子?但她自己又不是這樣的人。

這讓她越來越抑郁,感覺自己像變了一個人。「我根本不想進入學校,不想進入這個班,一想到要進班,我就很痛苦,甚至一到課間,我就想躲到廁所里面。」而她也真是這么做的,有時候一天之中,她會好幾次躲進廁所,「我也不知道我去干嘛,但我就是覺得我在那里可以得到喘息,可以不用看到任何老師、任何學生。」

小學、初中、高中,不同學段的老師們,無力感可能各有不同。深圳一名教過不同學段的老教師總結:「對小學階段來說,老師有時候像是保姆,常常卷入協調矛盾糾紛的困境里;到了初中,有的班上一半的學生上不了高中,這種局面哪怕你是清華、北大畢業的老師來教,也很難改變;而到了高中,則要面臨高考的壓力,可能會有從早到晚的各種自習,還有更大的教學壓力要面對。各有各的好處,也各有各的辛苦。」

王思琪也有同感。她去的是一所深圳的新學校,排名靠后。她發現,自己能影響到學生的,似乎很少。「好像無論我怎么管教,也管不動,所以會有一些挫敗感。」她跟同事們一起聊,一些資歷更老的老師會傳授她心得——「當老師的第一個課題,就是要放下助人情結。」這讓她困惑。

劉夢瑤也說她陷入了一種周期性的抑郁,「過兩天覺得還行,過兩天又崩潰了」。有時候她會想到有這種處境的也不光只有自己,「比如隔壁一所很普通的高中,他們那的英語老師是哈佛的,化學老師是北大的……而且我學生還很淡定地跟我講,你們學歷高又咋了,學得好又不代表教得好。」

她覺得,「這世界簡直癲狂了」。


圖源電影《小森林·夏秋篇》


出路

小張準備再次考研。「我一邊當老師,一邊在下班之后繼續學習。考研對我來說是一種解脫,那一刻,我告訴自己下班了,可以不用再想工作上的事情了。」下這個決心也是因為有一次,一位家長凌晨還在給她打電話,她覺得自己一定要設定一個界限,10點后不回微信消息,與「工作」做個切割。

依靠復習考研,她又能回到一直以來的學習者身份,而她也發現,學習并不會給她帶來痛苦。

周佳寧熬到第三年,終于迎來了職業上的一次轉機。當時的校長看她帶班出色,任命她為學校中層。「盡管工作更累了,但它帶給我非常多的機會和成長。」與此同時,她還利用寒暑假考博,并且最終考上了。那時擺在她面前有兩條路,要么繼續做團委書記,向學校管理層努力,要么回去讀博士。兩條路都可以擺脫目前的困境。「那一刻我的心情非常好。」

有些時候,要想獲得正反饋,還需要一些運氣。比如,真正治愈張雅雯的,是在帶完三年管理難度很大的班級之后,她幸運地遇到了一個「天使班」。「我跟這個班的學生特別合得來,他們也很喜歡我這種風格,下課后還愿意來請教我。」

「在我遇到了天使班以后,我發現原來我上課是沒有問題的,他們上課的狀態也很好,所以我又開始重新信任自己是一個有能力的人了。」張雅雯說。

劉夢瑤是通過一場實驗,解決了內耗問題。這場實驗花了她四年,以驗證她對不同學生的影響。

當時,劉夢瑤重點關注了一些學生,持續追蹤他們的狀態兩三年時間。她發現,哪怕她在教學上努力翻倍,而學生自己只愿意努力10%,這些學生還是沒法進步。而如果學生自己突然很想學,反而會一下就進步非常大。「我意識到,學生的進步與否,可能跟老師的能力沒有太必然的聯系,關鍵還在于他們自己是否想學。」劉夢瑤說。

想通這一點很關鍵。「過去我覺得,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也相信外界的力量足以改變一個人」,但現在,她慢慢放棄了這個想法。「我現在覺得人很難被改變,只有當這個人真的很想改變,你的努力才有意義。」


受訪者供圖

離職,是這些教師們最后才會選擇的路。

這并不是一個能輕松做出的決定。它意味著拋棄相對體面的收入,穩定的工作,以及社會認知體系中的職業光環,還要重新進入社會,面對大量新的不確定。

對江江來說,真正觸發離職決定的,是延遲退休政策的公布。「我當時算了一下,我至少還要干28年老師才能退休,立刻被這個嚇到了。內心很真實的一個聲音就是,『我干不了』。」

辭職前一個月,江江在她的心理咨詢師鼓勵下,決定跟父母好好談一次,把自己的真實情緒表達出來——那是她30年來第一次鼓起勇氣向父母說真心話。

從小到大,面對「要求一定要做到最優秀」的父親,她一直是持續討好的狀態。「我父親有學歷崇拜,覺得教師、醫生這些職業最穩定,然后我也一定要做到最優秀。從小我真實表達情緒的時候,他們都是會打壓我,覺得你怎么那么脆弱。以至于我當老師之后,在學校受到委屈,賽課沒有拿到好名次,我都不敢回家哭。很多時候,我是在樓下、在車里哭完才能回家。」

那天晚上,她把內心全部的情緒都告訴了父母。出乎她意料的是,媽媽接住了這些情緒。「我媽媽一邊哭一邊擁抱我,她說對不起,是爸爸媽媽以前沒有做好,如果真的做得很痛苦的話,我們就辭掉不做了,我們希望你開心。我爸爸有點回避型,但他也努力地在接納了。」

離職那天,江江直接讓AI幫她寫了一封「在編教師辭職信」,交了上去。

王思琪則給自己制定了一個離職時間表。「我給自己一個承諾——把這一屆學生帶完,我就辭職。靠著這個勁頭,我又堅持了一年。」

最終辭職前,她一個人在深圳的海邊走了一整夜,在深圳灣待到第二天清晨,看了一場日出。她想了許多事,關于決心與勇氣。看著太陽從海平面升起,自己也慢慢下定了決心。

不過,王思琪離職之后的感受也很復雜。「當時覺得我一秒鐘都不想呆了,但現在又覺得是不是離職太早了,好像再堅持一下也能堅持。」

「這半年我的狀態不是特別穩定,會迷茫,甚至也會后悔,特別是一起床一睜眼,會覺得原來我是一個沒有工作的人了,別人都有他們要忙的事,而我不知道自己要干嘛。」那段時間,江江反復思考一個核心問題——「難道人的價值,一定要被工作所定義嗎?」

但后來,她慢慢把離職視作一次自我思考的機會。有一次,她在社交媒體上寫了篇《30歲,我親手砸碎了自己的鐵飯碗》之后,不少老師在后臺私信她。「不少人跟我的狀況非常相似,他們也沒有出口,不知道該怎么辦。」

劉夢瑤也想離職,但她發現自己低估了轉換行業的難度。她原本想再干兩年,轉去高校里的行政崗;或者去大廠找個跟文化教育相關的崗位。結果兩條路如今都有些走不通。「這兩年高校行政崗開始要博士了,大廠形勢也不太好,沒有轉成。」

還有第三條路是,換去國際學校,就不要編制了。「但最大的問題是這兩年實在太累了,身體不太好,只能先休息一下。」

與此同時,這幾年深圳部分教師工資的縮水,也變相推動了一些教師辭職的決定。多名受訪者發現,相比2021年以前,疫情后深圳教師的待遇有了一定的下滑。雖然客觀上來說,深圳依然是全國教師收入的高地,但對一些老師來說,從年薪30萬變成年薪20幾萬,這份工作的吸引力還是下降了。

北大畢業生、中學心理老師陳雪婷離職時,學校沒有太挽留。不過她還是非常感謝這段在深圳當老師的經歷。「現實層面上,它給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過渡,尤其是學校還給我提供了一段很寶貴的專業經驗,因為學校的咨詢量非常大,也非常復雜。」

已經回到大學讀博的周佳寧,也還會懷念深圳。前段時間,她又回去了一趟,當她一落地深圳寶安機場,就發現自己立刻被這種氛圍影響。「許多人穿著名牌、背著奢侈品包包,是一種社會精英的感覺,尤其是在值機口那一帶,有許多帶插座的座位,我就看到許多人在等飛機時還抓緊時間在那里辦公。」

她感嘆,深圳不愧是一座奮斗的城市。但更多時候,她相信自己新的體悟——「不要為了在工作上獲得什么,或是為了獲得某些社會標簽,付出你的健康、快樂和自由。」

百般糾結之后,依然選擇繼續當老師的,是趙欣怡。

曾經有段時間,教語文的趙欣怡很羨慕體育老師,她甚至想過再去學個體育專業,改行當體育老師。因為有一次,期末前她正在給學生們復印卷子,從窗戶里向外看,看到沒有課的四個體育老師在操場上玩飛盤,「他們特別快樂,窺見他們的那一刻,我感覺我就像一個窩在地下室的人,羨慕他們可以光明正大走在陽光下」。

那個時期,離職的想法常常在趙欣怡腦海里徘徊。她甚至已經把辭職信寫好,塞到了領導辦公室的門縫里,還拍照發了朋友圈。

但也有另一些聲音在挽留她。

「記得我上一屆帶的一個班,之前一直是中等的成績,我帶完之后,那個班基本都是第一名的水平。而現在,我生病了正在請假,幾乎每天都會收到這一屆學生的信息,問:老師你什么時候回來?」

有一天,正好是放學的時候,她從校門口路過去吃飯,偶遇了她請病假前教的兩個班的學生,「她們看著我的眼神都拉絲了,有的恨不得過來抱住我。她們都在問我:老師,你什么時候回來教我們?老師,你還會不會回來了?」

她改變了主意,跟校領導說:「我再考慮考慮。」

(文中受訪者均為化名)


圖源劇集《黑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央視主持人朱迅:生命終將結束,為什么不大膽一些?

央視主持人朱迅:生命終將結束,為什么不大膽一些?

七公子娛樂
2025-07-02 09:57:51
印度現在為何急于和東大進行永久性的邊界談判?

印度現在為何急于和東大進行永久性的邊界談判?

小企鵝侃世界
2025-07-04 22:07:41
父親癡呆25年,突然念叨北京有300平四合院,兒女趕過去后愣住

父親癡呆25年,突然念叨北京有300平四合院,兒女趕過去后愣住

會一帆風順的
2025-06-17 16:27:37
一部代表作都沒有,卻高高在上當評委,連謝霆鋒、刀郎都難逃魔掌

一部代表作都沒有,卻高高在上當評委,連謝霆鋒、刀郎都難逃魔掌

明月聊史
2025-06-03 16:20:03
甘肅天水幼兒血鉛異常19人跨省住院:有家長與孩子同步檢查數據相差11倍,去年已有幼兒出現癥狀

甘肅天水幼兒血鉛異常19人跨省住院:有家長與孩子同步檢查數據相差11倍,去年已有幼兒出現癥狀

極目新聞
2025-07-03 23:51:47
震驚!網傳成都某廣場發提醒卡片,要警惕同性戀,提倡要子孫滿堂

震驚!網傳成都某廣場發提醒卡片,要警惕同性戀,提倡要子孫滿堂

明月雜談
2025-07-03 13:00:09
《愛回家》小花離巢后放飛自我!狂換泳衣曬fit爆身形

《愛回家》小花離巢后放飛自我!狂換泳衣曬fit爆身形

粵睇先生
2025-07-05 01:45:31
大S兒女到陳建州范瑋琪家玩,馬筱梅下令不準再去,S幫出面反擊

大S兒女到陳建州范瑋琪家玩,馬筱梅下令不準再去,S幫出面反擊

萱小蕾o
2025-07-03 20:52:22
1976年毛主席逝世,記者當即采訪加拿大的張國燾,他究竟說了什么

1976年毛主席逝世,記者當即采訪加拿大的張國燾,他究竟說了什么

貓眼觀史
2024-05-16 17:23:17
太過分!老漢赤裸上身被女子摟抱自拍,這尺度誰能接受?

太過分!老漢赤裸上身被女子摟抱自拍,這尺度誰能接受?

說點真嘞叭
2025-07-04 08:48:42
“胸垂到肚臍眼”的葉璇,為何不收斂一下緋聞!

“胸垂到肚臍眼”的葉璇,為何不收斂一下緋聞!

文刀萬
2024-09-21 15:53:43
吃相太難看!從“第一主持”到“聲名狼藉”,曹可凡不再被寬容

吃相太難看!從“第一主持”到“聲名狼藉”,曹可凡不再被寬容

南南說娛
2025-07-04 15:02:28
狀況不錯!戴偉浚更新社媒,曬出自己進行沖刺跑的康復訓練

狀況不錯!戴偉浚更新社媒,曬出自己進行沖刺跑的康復訓練

直播吧
2025-07-04 20:16:08
52歲裴勇俊近照曝光,和老婆樸秀真現身日本,頭發白了瘦了好多

52歲裴勇俊近照曝光,和老婆樸秀真現身日本,頭發白了瘦了好多

大笑江湖史
2025-07-04 07:56:58
莫雷拉人雙子星能蕩平中超  幫助申花拿到冠軍嗎

莫雷拉人雙子星能蕩平中超 幫助申花拿到冠軍嗎

80后體育大蜀黍
2025-07-04 22:34:45
已知第三個!外星系不明物體造訪太陽系

已知第三個!外星系不明物體造訪太陽系

中國日報
2025-07-04 11:35:19
舔美、向大陸叫板,這一次,再多財和名都救不了飄了的郭臺銘

舔美、向大陸叫板,這一次,再多財和名都救不了飄了的郭臺銘

前沿天地
2025-07-04 07:31:06
英國教授:我始終想不明白,中國靠什么維系了數千年的文明大統一

英國教授:我始終想不明白,中國靠什么維系了數千年的文明大統一

詩詞中國
2025-07-02 16:01:48
職業撈尸人的自述,20年撈尸400具,最怕遇到能聽懂人話的尸體

職業撈尸人的自述,20年撈尸400具,最怕遇到能聽懂人話的尸體

歷史品鑒倉
2025-06-25 19:00:02
經濟政策一線微觀察|從生態岸線到經濟熱浪——看“親水經濟”如何激活一江水

經濟政策一線微觀察|從生態岸線到經濟熱浪——看“親水經濟”如何激活一江水

新華社
2025-07-03 18:50:21
2025-07-05 02:52:49
人物 incentive-icons
人物
記錄這個時代值得記錄的人。
57文章數 2837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頭條要聞

美媒: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讓14億中國人在笑話我們

頭條要聞

美媒: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讓14億中國人在笑話我們

體育要聞

體壇最爽打工人:37歲被裁,工資領到72歲

娛樂要聞

李宇春身上的標簽哪個才是真的?

財經要聞

茅臺從3300跌到1700 泡沫破了酒才真香

科技要聞

被雷軍"震驚"后,何小鵬"藏起"G7的戰報

汽車要聞

重生之拿回銷量 領克10 EM-P搶鮮實拍

態度原創

數碼
健康
手機
房產
游戲

數碼要聞

TCL實業盧春水:彩電是一個朝陽行業,我們正在蓬勃發展

呼吸科專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謠言!

手機要聞

realme 真我 15 系列手機入網

房產要聞

重磅發布!海南樓市2025上半年Top10榜單出爐!

外媒盛贊《影之刃零》:史上最佳BOSS設計 爽飛了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明县| 武山县| 垦利县| 临夏县| 濉溪县| 甘泉县| 杭锦旗| 应城市| 富源县| 杭州市| 新巴尔虎左旗| 澎湖县| 平阴县| 富锦市| 喀喇沁旗| 五河县| 兴安盟| 文山县| 保靖县| 三河市| 塔河县| 二手房| 谷城县| 深州市| 定安县| 大城县| 汕尾市| 安福县| 光泽县| 区。| 虎林市| 兰西县| 黔江区| 两当县| 建水县| 铜山县| 阜阳市| 罗定市| 昆明市| 司法| 阳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