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發帖,告別教師,重獲自由!
從23年9月入職,一直到現在。結束了兩年的學校教師生活,我已坦然,不再回頭!只有老師才懂老師的苦,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 這究竟是咋回事?
我們來看看該網友提供的信息。一份是離職聲明。
離職聲明
尊敬的校領導:
您好!此時辭至,敬請海涵。
自2023年9月入職至今,蒙學校的培養與厚愛,同事的包容和關照,兩年的經歷使我快速成長,收獲良多。細數過往,皆記于心,不勝感激。感謝學校給我提供的高平臺,這份工作經驗是我人生之幸,
然基于個人的身體原因以及今后的發展規劃,經由慎重考慮,我正式向學校提出辭職申請、給學校帶來的不便,我深感抱歉,還請領導諒解和批準。
再次感謝學校的知遇之恩和栽培之情,我將銘記于心,繼續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最后,衷心祝福領導和同事們生活順心,工作順利,祝愿我們全勃發展,前景燦爛!
此致
這個聲明讓人想起此前有個知名網紅老師離職宣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另一份退房通知單,意味著這名老師徹底與任職學校分道揚鑣。
針對此事,有網友表示,90年工作,在農村中學教高中,月薪87元,那時候是白天忙教學,晚上改作業刻鋼板。因為是農村中學老師,找對象都很困難,就是縣城工廠里的小姑娘都瞧不起你。就這么苦苦地熬著,農村中學差專業老師,我最多時候教高一高二高三三個班,02年憑自己的努力應聘到縣中任教,06年應聘到市重點學校任教,今年仍然帶畢業班,還考了一個區狀元(連續帶畢業班三年,教出2個狀元),感覺和學生在一起我很快樂,我喜歡教師這個職業,很有成就感。
有網友評論,我是從教近40年的教師,現在已退休。進入教師隊伍,前五年最難熬,原因就是自己沒有經驗,工作起來困難重重,不知所措。只要自己咬牙堅持五年,慢慢積累經驗,多向身邊老教師學習。熟能成巧的,你有了經驗,有了工作技巧,工作勞累程度會下降的,慢慢也就適應這份工作了。
當然,也有網友認為,好男兒志在四方。三尺講臺,容不下騰飛的翅膀。鵬程萬里,只要站對風向。
- 這名年輕老師的做法,讓人震撼,也讓人理解。畢竟是年輕人,想出去看世界,闖一闖,很正常。
這名老師如今干的事,十年前,那個網紅女老師已經干完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十年前,這封僅有10個字的辭職信,讓河南鄭州的女教師顧少強一夜爆紅。
圖片,點擊查看大圖
十年后,辭職看世界的她回到了鄭州。4月18日,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發文:“10年后,那個辭職看世界的女教師,后悔了嗎?”顧少強再次回到公眾視野,向媒體講述了她的近況。
在成都開客棧時,顧少強開始為需要幫助的人做免費心理咨詢。現在她又帶著女兒重回鄭州陪伴母親,成為一名網絡主播。她說,每天最大的成就感,就是將心理學的家庭教育理念通過公益直播傳遞給更多家長,幫助他們少走彎路。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這句話流行十年了,有些人羨慕其中的勇氣,有些人質疑里面的沖動,更多人將這句話視為對庸常生活的詩意反叛。部分人因此受到激勵,同樣“出走”,結局不一。
顧少強會覺得這句話“有毒”,如果一個人沒有清醒的認知,盲目跟從,當熱情耗盡,事情就會從詩意遠方變成一場狼狽不堪的逃亡
圖片,點擊查看大圖
當人們能夠用更坦然的心態看待他人選擇的時候,也意味著,我們越來越難從他者的個體經驗中,找到自我選擇的確定性答案——究竟跳槽還是堅守、考研還是留學、買房還是租房、留在家鄉還是在大城市闖蕩,哪種選擇更好?
不論是鮮活的他者經驗,還是抽象的理論模型,都無法直接回答。每個人,都是獨立的人生,不可復制,甚至無法借鑒。
可以肯定,這世上的大部分人選擇某份工作的原因,幾乎都是“不得不”,少部分人可以是“我喜歡”。干哪行怨哪行,這是常態。
但是,既然干了一行,就好好堅守一行。熬,是人生常態,不情愿不服氣不甘心,但又無能力轉行,就這樣一直干一輩子。
當然,最重要的就是內心。心態放平了,也就不那么痛苦了。既來之則安之,僅此而已。
對此,你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