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中國國籍的公民,我得說,咱們國家的四季分明,吃的喝的啥都有,到了冬天還能涮火鍋、吃餃子,日子過得挺滋潤。可要是換到西伯利亞那個地方,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那兒號稱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兒之一,冬天能冷到零下幾十度,吃的方面真沒啥可選的。當?shù)赝林痪湓捑忘c透了:“不用糾結,因為你沒有選擇?!边@話聽著糙,但特別實在,背后是他們多少代人跟大自然硬碰硬磨出來的生存智慧。今天我就帶你看看,西伯利亞的冬天到底吃啥,咋吃的。
先說說為啥西伯利亞冬天吃的東西少得可憐。這地方的氣候太極端了,冬天長得跟沒盡頭似的,動不動就是零下40度,甚至更低。這樣的溫度,別說種菜了,連草都不長。農業(yè)基本沒戲,靠天吃飯壓根行不通。新鮮蔬菜水果?想都別想,除非你有錢從外地運進來,可西伯利亞地廣人稀,交通又不方便,運費貴得能把人嚇哭。所以當?shù)厝酥荒芸孔约旱乇P上能弄到的東西活著,再加上一些能存得住的食材,湊合著過日子。
再加上地理位置偏僻,冬天大雪封路,物流基本癱瘓,外面的東西進不來,里邊的人也出不去??窟M口食物那是不現(xiàn)實的,吃啥全看當?shù)赜猩?。這種環(huán)境下,食物選擇少得讓人抓狂,但也逼著當?shù)厝税延邢薜馁Y源用到了極致。
那西伯利亞的冬天到底靠啥填肚子呢?以下是當?shù)厝俗畛R姷膸状笫澄飦碓?,全是實打實的東西,沒啥花里胡哨的。
1. 肉類:硬通貨,扛餓又頂冷
西伯利亞的冬天,肉是絕對的主角。冷得要命的時候,人體需要熱量,肉類高蛋白高脂肪,正好能頂住寒氣。常見的肉有馴鹿肉、野豬肉,還有牛羊肉啥的。特別是西伯利亞的土著民族,比如雅庫特人、鄂溫克人,他們養(yǎng)馴鹿的傳統(tǒng)已經好幾百年了,馴鹿肉自然是餐桌上的??汀?/p>
這些肉咋保存呢?其實特別簡單,冬天外面就是個天然大冰箱,宰了直接凍上就行,想吃的時候拿出來煮一煮,或者烤一烤,能管好一陣子。有些人還會把肉切成條,風干成肉干,這樣更耐放,吃起來也方便。肉干雖然硬邦邦的,但嚼一嚼滿嘴香,熱量還高,特別適合在野外干活的時候帶上。
2. 魚類:冰面下的救命糧
除了肉,魚也是西伯利亞人冬天的大靠山。這地方河流湖泊多,比如貝加爾湖,那可是魚類的寶庫。到了冬天,湖面凍得硬邦邦,當?shù)厝司涂钢ぞ呷ヨ彵蹆海镁W或者魚竿釣魚。常見的魚有鮭魚、鱒魚、白魚啥的,個頭不小,肉質還挺鮮。
釣上來的魚一般不講究啥花樣做法,直接凍起來,啥時候餓了就拿出來煮湯或者烤著吃。有時候也會腌一下,做成腌魚,能放更久。冰釣這活兒聽著挺酷,但干起來真不容易,手凍得跟冰棍兒似的,還得盯著冰窟窿等魚上鉤。不過沒辦法,冬天能吃的東西太少,魚就是救命糧,誰也離不了。
3. 根莖類蔬菜:耐放的“老三樣”
新鮮蔬菜在西伯利亞冬天基本是奢望,但有些根莖類的還能湊合著吃上幾口。最常見的就是土豆、胡蘿卜和洋蔥,這仨號稱是“老三樣”,耐儲存又抗餓。秋天收了之后,往地窖里一扔,能吃到明年春天。
土豆是絕對的扛把子,煮著吃、烤著吃、搗成泥,怎么弄都行,關鍵是管飽。胡蘿卜和洋蔥稍微少點,但也能拿來燉湯或者炒菜,多少給飯菜添點味兒。這些東西雖然單調,但好歹能提供點碳水和維生素,不至于天天光啃肉啃得胃里發(fā)膩。
4. 腌制食品:存糧的絕招
西伯利亞人特別會過日子,為了讓食物多放幾個月,他們特別擅長腌制。肉、魚、蔬菜,能腌的全腌上。腌魚是最常見的,把魚抹上鹽,塞進罐子里或者木桶里,過段時間拿出來吃,味道咸香,配點土豆泥能下一碗飯。腌肉也差不多,豬肉牛肉啥的都行,腌好了不怕壞,冬天拿出來燉一鍋,熱氣騰騰的,賊暖和。
蔬菜也有腌的,比如酸菜,用白菜或者其他能弄到的菜腌出來,酸酸的口感還能開胃。這種腌制法不光是保存食物,還能讓單調的冬天飯桌多點變化,吃著不至于太乏味。
5. 奶制品:營養(yǎng)又扛造
奶制品在西伯利亞也挺重要,尤其是養(yǎng)牲畜的民族,像雅庫特人,他們會拿牛奶、馬奶做奶酪、酸奶啥的。這些東西脂肪含量高,熱量足,吃一點就能扛一陣子冷。而且奶制品做起來不難,發(fā)酵一下就能存好幾個月,冬天拿出來直接吃,或者抹在面包上,簡單又頂用。
有些地方還會做凍奶,奶凍住了吃起來像冰淇淋似的,雖然冷,但營養(yǎng)沒跑,照樣是冬天的好伙食。
6. 野生漿果和草藥:維生素的救星
新鮮水果在西伯利亞冬天基本沒戲,但夏天長出來的野生漿果能救急。像越橘、藍莓、覆盆子啥的,夏天摘了曬干或者腌起來,冬天拿出來泡水喝,或者直接嚼幾顆,能補點維生素C,不至于得壞血病。有些人還會采點草藥,曬干了泡茶,多少能調調口味,順便強身健體。
這些東西量少,但關鍵時候能頂大用,尤其是對抗漫長冬天帶來的營養(yǎng)缺失,靠的就是這些不起眼的小玩意兒。
西伯利亞的冬天,吃的不僅種類少,吃法和習慣也跟咱們中國差得老遠。主要是受氣候影響,他們更偏愛高熱量、高脂肪的東西,畢竟冷得要命,身體得靠這些頂著。
當?shù)厝顺燥執(zhí)貏e實在,啥熱量高吃啥。肉湯是大愛,拿凍肉或者腌肉往鍋里一扔,加點土豆胡蘿卜,煮得濃濃的,一碗下去從頭暖到腳。脂肪也不嫌棄,動物油脂炒菜或者直接抹面包上,吃得滿嘴油乎乎的,熱量足了才有力氣干活。
魚湯也差不多,凍魚燉一鍋,撒點鹽,有啥野菜扔點啥,簡單粗暴但管用。總之,他們的飲食目標就是抗餓、抗寒,味道啥的反而沒那么講究。
新鮮蔬菜水果少,維生素咋補呢?除了前面說的腌菜和野生漿果,他們也沒啥好辦法。有的地方會吃點動物內臟,像肝臟,維生素A多,多少能頂一頂。不過總體來說,冬天維生素攝入少是常態(tài),好多人得熬到春天才能緩過來。
西伯利亞冬天日子苦,吃飯也沒啥固定時間。早上起來可能啃點肉干喝口茶,中午煮點湯,晚上再弄點烤肉或者燉菜,隨手能弄啥吃啥。反正天冷活少,吃飽了窩在屋里烤火,能省點力氣就省點。
別看西伯利亞冬天吃的少,他們的食物文化還真不簡單,透著濃濃的生存智慧和民族味兒。
對很多西伯利亞土著來說,馴鹿是命根子。肉能吃,皮能穿,骨頭還能做工具,連拉雪橇都靠它。所以馴鹿肉不光是食物,更是文化里的大明星。吃馴鹿肉的時候,他們會盡量不浪費,連血都能拿來煮湯喝,特別實在。
冬天物資少,社區(qū)里的人得互相幫襯。誰家打到野豬或者釣到大魚,經常會分給鄰居一塊兒吃。過節(jié)的時候更是這樣,大家湊一塊兒弄頓大餐,烤肉燉湯啥都有,吃得熱熱鬧鬧的。這種分享不光是填肚子,還能拉近人和人的關系,在冰天雪地里特別暖心。
吃的種類少,但他們會想辦法讓飯菜有點花樣。比如腌魚加點草藥,肉湯里扔點干蘑菇,盡量讓口感豐富點。這種小聰明是多少年攢下來的經驗,硬生生把單調的食材整出了點生活味兒。
咱們中國冬天吃的花樣多,西伯利亞完全沒法比。咱們有火鍋、餃子、烤鴨,啥都能上桌,他們卻只能靠肉和魚硬撐。咱們講究個色香味俱全,他們就圖個熱量夠不夠。咱們冬天還能吃上大棚菜,他們連棵蔥都得省著用。不過話又說回來,他們的飲食雖然糙,但特別貼合環(huán)境,硬是靠這些東西活得好好的,也挺牛的。
西伯利亞冬天吃啥?說白了就是肉、魚、土豆、腌菜、奶制品,再加點漿果草藥,種類少得可憐??蛇@背后是他們跟大自然斗了幾百年的結果,每一口吃的都是生存的智慧。選擇少不代表沒花樣,他們用腌制、冷凍、燉煮這些法子,把有限的東西玩出了門道。吃的不光是食物,更是文化和人性。
所以下回在抱怨冬天吃啥的時候,想想西伯利亞的土著吧,人家啥都沒得選,還不是照樣活得好好的?咱們這點小糾結,真的不算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