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有人問:世界文明對話的舞臺在哪里?答案可以有很多,但在中國,有一個獨特的場所——尼山世界文明論壇。
作為全球文明對話的重要平臺,尼山論壇自2010年創辦以來,始終以“和而不同”為底色,以“美美與共”為目標,匯聚世界智慧,探索人類文明的未來方向。
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它不是單向輸出中國經驗,而是平等對話、共同探索人類問題的路徑。
2010年9月,首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通過的《尼山和諧宣言》,是世界第一個以人類和諧為主題的宣言。
即將召開的第十一屆論壇以“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文明間關系與全球現代化”為主題,議題設置體現了對全球性問題的深刻洞察。從“文明起源與未來發展”到“人工智能發展與人類文明走向”,從“齊魯文化與世界文明”到“全球現代化進程中成人之美”,六大賽道的議題既涵蓋歷史縱深,又直面現實挑戰。
這種古今結合的思維框架,既尊重文明的多樣性,又強調文明的共通性。本屆論壇將首次設立水文化論壇,圍繞“水文化與全球現代化”主題闡釋。中華黃河文明與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的對話,不僅展現大河文明的共性,更揭示了水資源治理的全球意義。
這種多層議題架構,正是論壇長期吸引全球學者的關鍵所在。從聯合國前秘書長到非洲部落領袖,從歐美知名學者到中國基層教師,來自不同國家、宗教、文化的聲音匯聚一堂。當來自五大洲的思想相遇,文明的沖突變成了文明的共鳴,尼山論壇用事實證明,對話永遠優于對立。
論壇直面文明沖突最前沿。2024年全球地緣政治沖突加劇之際,論壇設置“人工智能與人類文明走向”議題直指時代痛點。英國學者夏添恩指出,當西方陷入“規則輸出”慣性時,中國以“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在中東斡旋沙伊和解,展現“非西方調解模式”的現實可能。這種以過程參與感替代規則壟斷的治理哲學,正是尼山論壇獻給世界的思想禮物。
尼山論壇不僅坐而論道,更以創新傳播讓文明對話直抵人心。“論壇大咖說”短視頻在海內外平臺播放量逾億次,“為‘尼’而來”網絡達人行讓文明對話突破學界圈層。短視頻、直播連線、AI輔助翻譯等數字化手段,將論壇內容迅速傳遞到全球。當AI技術復原流失海外的佛頭、數字化《清明上河圖》在論壇亮相,科技與人文的融合印證了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溫海明的斷言,“人機共生已成人類新存在形態”。今年論壇將開展外國青年圓桌對話,邀請不同國家青年代表共同參與。這些新元素,使論壇既有厚重的人文積淀,又不失鮮活的時代氣息。
尼山論壇的價值,在于它不僅是學術的交流場,更是文明的試驗田。當不同文明的智慧在此碰撞,當全球學者的真知灼見在此匯聚,尼山便超越了地域的邊界,成為人類共同的精神家園。
有人說,尼山世界文明論壇是中國文化軟實力的縮影。也有人說,它是全球文明對話的樣本。無論怎樣評價,有一點清晰無誤:當今世界需要更多像尼山世界文明論壇這樣的公共平臺,讓多樣文明在相互尊重中尋找共識。
回顧十五年歷程,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已成為中國與世界文明對話的一扇窗口。從孔子的“和而不同”到今天的“全球文明倡議”,它以持續的真誠、包容與創新,為人類社會的進步提供著珍貴的思想資源。它以一種兼收并蓄的姿態,持續打造跨文明對話的“精神會場”。
而這,正是尼山獻給世界的禮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