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買房經濟怎么能起來?你不消費內需如何擴大?相信最近很多人聽到過類似的觀點。這些觀點從邏輯上沒多大毛病,可問題就在于很難給出解決之道。
房地產對經濟的重要意義,消費之于經濟增長內需擴大的意義不用我說,大家都清楚,的確很重要,可是我們不想消費,不想買房嗎?并非如此。
7月4日,經濟學家馬光遠在發布文章《如果大家不消費,中國確實成不了富裕國家》表示,在中國如果沒有高質量的消費,怎么可能有高質量的增長?你不消費就沒人生產。比如說一個飯館,你不去吃飯,飯館就倒了。中國如果沒有消費是成不了富裕國家的。所以我們從制造中國轉向消費中國,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最重要的一環。
馬光遠指出,中國制造業占全球的30%,但消費不到13%,如果不消費,企業不會投資,經濟就難以增長。該如何看待馬光遠的話,我覺得有道理,要的就是循環起來。我們要是有錢不消費肯定不可能持續發展,可關鍵問題在于是我們不想消費嗎?即使你說出大天的道理來,老百姓都得過日子。孟曉蘇曾經說過類似的話,你們有錢也不買房,他說老百姓都把錢都存銀行了,有錢卻不消費,14億人口消費還不到美國37%。
馬光遠孟曉蘇的觀點如出一轍。不能說專家的話毫無道理,因為消費對經濟真的很重要,但我咋感覺他們都問反了?是老百姓不想消費嗎?沒錢硬要花錢沒錢非要買房,只是讓人看起來很富裕?這樣的富裕絕對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
“如果大家不消費,中國確實成不了富裕國家”。這一觀點看似簡單直白,卻如同一把銳利的手術刀,精準地剖析出中國經濟發展進程中消費環節的關鍵地位。
從經濟循環的視角來看,消費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在日常生活中,人們購買各類商品和服務,小到一支牙膏、一頓外賣,大到購買房產、汽車等。一旦消費環節缺失,企業生產的產品堆積如山卻無人問津,資金無法回籠,又何談繼續投資與生產,經濟大循環自然也就無法順利完成。
這個道理用得著專家講嗎?根本不用。
馬光遠強調消費對國家走向富裕的重要性,而房地產作為經濟的重要支柱,其與消費的關聯不容忽視。房地產市場穩定發展,能有力促進消費,為經濟增長注入強大動力。
我也相信房地產有這個天然的優勢,帶動效應很強,房地產好經濟不會太差,但是話又說回來了,是大家不想買房還是不需要買房?問題在于沒錢買。這就好比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7月1日,馬光遠在視頻中表示,房地產不穩仍然是中國面臨的最大考驗,穩樓市是今年宏觀政策總目標中的目標,一定要下決心,意識到房地產穩定對經濟穩定的重要性,一些政策應出盡出,能出早出。
近日,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也表示類似的觀點,他說,消費是經濟企穩關鍵,穩定房地產市場不僅需要降息和取消限制等傳統工具,更重要的是推動房地產市場債務的出清。中國居民大量財富集中于房地產,房地產穩定了老百姓才有消費的底氣。
我贊成,穩房地產的思路沒毛病,只有房地產穩了,大家才能陰影中走出來,房地產關聯幾十個甚至上百個行業也才能帶動起來,大家的就業也才能穩住。收入預期好了,他需要買房不用你說他自然會買。
現在的問題就在于,不是大家不買房,也不是大家不消費,而是真的捉襟見肘,有錢人是無法理解的,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你從手里拿出千分之一買套房,跟老百姓傾盡家庭所有買套房完全不一樣,老百姓賭不起也輸不起。所以,你們認為老百姓有錢也不消費是有認知偏差的。
要么他們真的沒錢,要么即使有點錢他也有更重要的事要做,而不是你來指指點點說人家有錢不消費,好像多大罪過似的。
馬光遠此前表示,賺了錢,應該消費。反對那些賺了錢不消費的人。有錢人多消費是對社會的貢獻。馬光遠認為,中國房地產市場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平衡,風險已經釋放完畢。
當然,最后,馬光遠也給出了一些建議,比如一線城市的限制購買政策,不要以為不能取消,沒人炒沒人買還限制干啥?首付比例還可以降,不用擔心,降到10%都不用怕。
馬光遠還建議官方可通過發放消費券等方式刺激消費,認為這能產生較好的效果,可有效挖掘中國巨大的消費潛力。要有真金白銀的政策。要抓大放小,要通過發放消費券,通過直接發錢,通過減稅等擴大消費能力。而不是喊口號。
直接發錢促進消費,對老百姓沒壞處的建議我當然支持,可是理性來說,這可行嗎?可持續嗎?要不就試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