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些意外,真的可以避免。
前兩天,云南大理市,發生了一起幼童被撞死的悲劇。
事故當天的晚上,一名3歲左右的幼童,一個人在街道廣告投影燈下的光影中玩耍。
剛開始,他站在光影下,后來又躺倒在路面上。
這時,一輛“中通快運”小型貨車左轉。
夜間光線不好,孩子的身影與地面光影混雜,難以辨識,幼童又位于司機右前方視線盲區。
所以,司機當時并沒有看到孩子。
據說,車子啟動之前,他按了喇叭、打了轉向燈并減速。
但還是沒能發現幼童,周圍也沒大人看護,導致行駛中后輪碾壓在孩子身上。
司機下車查看后,立即呼喊“快打120,誰家小孩?”,并報警。
可惜的是,孩子最終還是走了。
這個時候,最難過的肯定是家長,我們無意再往傷口上撒鹽。
但類似的悲劇,年年都發生。
我們不禁要問:本應是牽著父母手撒嬌的年紀,為何會獨自躺在車來車往的街頭?
02
2025年6月,陜西兩名兒童第6次橫穿馬路挑釁車輛,最終一人被撞。
寧夏一名3歲男童,騎滑板車沖入車道,與電動車相撞,監控顯示:監護人全程未現身。
安徽某主干道,兩名幼童?3分鐘內,往返橫穿馬路13次?,6歲男孩第13次折返時,被轎車碾壓。
很多時候,大人總覺得孩子就在跟前,不會出事。
可往往危險就發生在一瞬間,放手3分鐘,后悔一輩子。
僥幸心理,會成為死神的幫兇。
這些案例,共同暴露出一個殘酷現實——監護人的失職,往往是悲劇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
5歲以下幼童,對危險幾乎沒有任何預判能力。
當家長放任其在街道、停車場等危險區域自由活動時,本質上就是將孩子置于"移動的俄羅斯輪盤賭"當中。
只要出事,后悔莫及。
03
悲劇發生后,我們不是想簡單苛責幼童的父母。
但這場悲劇,值得所有父母反思。
那個永遠停在2歲的生命,用鮮血為我們敲響警鐘。
希望之后,再也別讓"誰家小孩"成為街道上最絕望的追問,更別讓監護缺失成為童年最危險的殺手。
孩子的每一次安全歸家,都少不了父母的用心看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