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74年入伍當兵,扛過槍、站過崗,經歷了那個年代軍營里的苦與樂。今天我要講的故事,是我和一個農村戰友之間的情誼。這事兒得從我把提干的機會讓給他說起,后來他轉業成了正團級干部,現在對我百般照顧。這不是什么傳奇,而是實實在在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軍營里的兄弟情,放到現在看,依然讓人心里暖乎乎的。
1974年,我18歲,剛高中畢業。那時候國家號召青年參軍,我二話沒說就報了名,成了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入伍后,我被分到華北某部隊,成天摸爬滾打,訓練、執勤,日子過得充實又緊張。部隊里啥人都有,有城里來的學生,也有農村來的小伙子,大家聚到一塊兒,很快就打成一片。
我有個戰友,叫李明(化名),他就是農村來的,家在河北一個小村子里,家里兄弟姐妹多,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他參軍不光是為了自己,還想著能給家里減輕點負擔。
我和李明是一個班的,平時訓練在一塊兒,站崗也常搭檔。時間長了,我倆就成了鐵哥們。他人老實,干活賣力,訓練成績總是排在前頭,大家都覺得他有出息。那時候部隊紀律嚴,要求高,但也有種特別的氛圍,大家互相幫襯,像一家人似的。
我家在城里,父母是雙職工,條件比李明好不少,所以我有時候也會偷偷塞點吃的給他,他總是推辭,說不好意思,但我硬塞,他也就收下了。
到了1976年,部隊開始選拔提干對象。啥叫提干呢?就是從普通士兵提拔成軍官,有軍銜、有編制,工資也高,對那時候的年輕人來說,這是個翻身的大機會。我和李明都被看中了,考核成績都不錯,領導也覺得我倆靠得住。最終,提干的名額下來了,我被選中了。
那一刻,我挺高興,但心里也有點復雜。我知道,這個機會對我來說是錦上添花,可對李明來說,卻是雪中送炭。他家那么難,提干后能拿軍官的工資,家里日子就能好過點。
我琢磨了好幾天,最后下了決心,把這個機會讓給李明。我找到連長,把想法說了。連長挺意外,問我是不是想清楚了,我說想清楚了,戰友之間就得互相幫一把。連長沒多說啥,點了頭。后來,李明被提干了,成了少尉,而我還是老老實實當我的兵。
李明知道這事兒是我讓給他的,感動得不行。他找到我,眼圈紅紅的,非要表示感謝。我就笑笑,說咱倆是兄弟,別整這些虛的,好好干就行。從那以后,他果然沒讓我失望,工作特別賣力,幾年下來,級別升得挺快。我呢,雖然沒提干,但也在部隊干得踏實,立過幾次功,后來還當上了班長。
1985年,李明已經升到正團級,成了一名高級軍官。那時候,他在部隊里管著好幾百號人,威信很高。我在1988年退伍了,回了老家,找了份國企的工作,日子過得還算平穩。
可惜好日子沒多久,1998年國企改制,我下崗了。那段時間,我真是焦頭爛額,家里老的老、小的小,沒了收入,日子一下子緊起來。我跑了好多地方找工作,可歲數大了,又沒啥特別的技術,總是碰壁。
就在我愁得睡不著覺的時候,李明聽說了我的情況。他那會兒已經轉業到地方,在一個市里當領導。他沒猶豫,直接聯系我,問我過得咋樣。我也不好意思說太多,就說混得不太好。他聽完,二話不說就來了我家,看到我家那破舊的樣子,他啥也沒說,轉身就去幫我張羅。
沒過多久,李明托關系給我找了份工作,是個事業單位的保衛科崗位,活兒不重,工資穩定,能養家糊口。他還不止于此,又幫我聯系了點小生意,讓我開了個雜貨鋪,給了我一筆啟動資金。那幾年,我靠著這份工作和小店,慢慢把日子撐了起來,家里也從捉襟見肘變得寬裕了點。
李明沒把我當外人,后來還經常關心我家的事兒。逢年過節,他要么寄東西過來,要么親自來看看,帶點米面油啥的。他還幫我兒子找了所好學校,讓孩子念書不發愁。有一回我生病住院,他聽說后專門跑來看我,醫藥費他也幫著墊了不少。我心里明白,他這是記著當年我讓提干的情,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回報我。
現在我退休了,拿著養老金,日子過得安穩。李明還在地方上干著領導崗位,忙是忙,但只要有空,他還是會給我打電話,問問近況。每次聊起當年的事兒,我都覺得挺值。當初我沒想那么多,就是覺得兄弟有難,幫一把是應該的,沒想到這份情誼能延續幾十年。
回過頭看,這事兒讓我感慨挺多的。部隊里學的那些東西,不光是打仗的本事,還有做人的道理。戰友之間的感情,不是嘴上說說,而是真刀真槍干出來的。
李明后來能混得那么好,跟他自己的努力分不開,但我一個小小的決定,可能也給他的人生加了點助力。現在他對我這么照顧,我也不覺得是欠了誰的人情,就是覺得這份情誼挺珍貴,值得好好珍惜。
說到這兒,我還想多嘮叨幾句。那時候的部隊生活,雖然苦,但真鍛煉人。我記得剛入伍那會兒,每天早上5點起床,出操、跑步,冬天冷得手腳發麻,夏天熱得汗流浹背,可沒人喊累。訓練場上,大家比著干,誰也不服輸。李明那時候就特能吃苦,有一次負重跑,他背著裝備跑了十公里,腳底磨出血泡也沒吭聲。領導看在眼里,都說他有股子韌勁兒。
提干那事兒,其實我也有過猶豫。畢竟誰不想進步啊?可我一想到李明家里的情況,就覺得這機會給他更合適。我爸媽那會兒也支持我,說男人得講義氣,不能光想著自己。后來事實證明,我沒選錯路。李明提干后,果然沒辜負期望,一步步走到了正團級,轉業后還在地方上干得風生水起。他沒忘本,也沒忘我,這就夠了。
下崗那段日子,是我這輩子最難熬的時候。沒工作,沒收入,每天在家發呆,看著老婆孩子,心里那個愧疚啊,甭提多難受。要不是李明拉我一把,我真不知道咋熬過來。他幫我找工作、開店,不是圖啥回報,就是覺得兄弟有難,他不能袖手旁觀。這讓我挺感慨的,人活一輩子,有幾個這樣的朋友,真是不容易。
現在想想,我和李明的故事,其實挺普通的,沒啥驚天動地的大事,就是兩個普通人之間的情誼。可越是普通,越覺得真實。部隊里出來的感情,就是這么樸實,不摻假。我有時候跟老伴聊起這事兒,她也說,當年我讓提干是做了件好事,不然哪有今天的好回報。我笑笑,說這不叫回報,就是緣分。
寫到這兒,我心里挺踏實的。1974年入伍那會兒,我沒想過幾十年后會是啥樣,更沒想過我和李明的緣分能走到今天。當年我把提干讓給他,是憑著一股子兄弟情,現在他對我百般照顧,也是憑著這份情。這事兒讓我明白,人和人之間,幫一把、拉一把,可能就改變了誰的人生。
部隊教給我的,不光是紀律和本事,還有做人的良心和義氣。希望以后還能多點這樣的故事,讓大家伙兒都感受到這份暖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