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志愿的方法有三個,分別是線差法、等位分法和位次法。那它們各自有什么優缺點呢?下面我給大家說一說。
首先是線差法,線差法指的是你的高考成績與一本線、二本線、專科線之間的分數差值,通過比較差值的大小來判斷。但這種線差法不太適用于如今的平行志愿時代,因為平行志愿是按照位次優先逐次錄取,所以位次法和等位分法逐漸成為了當下報考的主流。
接下來我給大家講講位次法和等位分法在錄取時是怎么操作的。首先,你們省高考出分后會進行排隊,高分在前,低分在后。錄取時,先錄取第一名,也就是狀元。錄取時依次檢索他所報的每一個志愿。第一名錄取結束后,第二名開始錄取,接著是第三名,依此類推。這就是位次錄取,所謂位次法,就是比較你今年的分數在你們省的排名。然后再對比這個學校去年錄取最低分的省排名,排名比它高就能上,比它低就上不了。
再來說等位分法,等位分法實際上比位次法更進一步。它利用了一個特點,就是位次相等。比如你們孩子今年考了 600 分,在你們省的排名是 3 萬名,通過查看去年省考試院的一分一段表,找出最接近 3 萬名的那個分數。有可能去年排到 3 萬位的是 575 分。
這就意味著,家長們,今年的 600 分相當于去年的 575 分,理解了吧?所以報志愿時,要選擇去年最低分是 575 分的學校,這才是你的報考目標,這就是等位分法。等位分法相比位次法最大的優勢在于其準確性。它是整數,相對來說,能精確到一分、兩分、三分、五分以內,能讓你有一個非常直觀的認知。這就是線差法、位次法和等位分法的最大區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