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消息,特朗普政府力推的“大而美”法案憑1票優勢在參議院艱難通過,他呼吁國會在7月4日前通過法案,倒計時只剩下2天,能否成為法律存疑,連收3條噩耗的特朗普卻坐不住,他急著大展宏圖,殊不知,“大而美”一旦落地,中國會毫無疑問成為獲益方。
首先,參議院給出51:50的表決結果,已證“大而美”不得人心,其具體措施有提高美國債務上限至5萬億美元、從9月30日起不再為電動汽車提供稅收抵免等,反對者覺得,特朗普法案是在劫富濟貧,拉大的貧富差距對美國沒有好處,美聯儲3月份的數據,在美國,占比0.1%的最富有家庭擁有美國13.8%的國家財富,占比50%的底層家庭卻只占據到了全國財富的2.5%,等“大而美”法案通過,情況只會比這更嚴重。
至于特朗普所收三條噩耗:一是奧巴馬和小布什不滿其解散了國際開發署,二是馬斯克創新政黨的警告,三是騷亂再起,美20州聯名起訴特朗普共享醫保的數據涉嫌違法。
先說因國際開發署引出的事,當地時間7月1日,特朗普執意關閉,原因簡單理解:支出太多收效甚微,特朗普不想當冤大頭,決心去繁從簡,國際開發署在美官方定義中是一個援助機構,實際卻是打著援助之名干涉別國內政,關閉運營的真實意思是:干涉無效的項目停止,干涉有效的項目會移交給美國國務院繼續實施。
“美國優先”的直觀說明,奧巴馬和小布什卻很反對,特朗普關停的看似只是一個機構,實則卻是一份責任心,行為是在告訴世界,日后美國只做對本身利益有好處的事,類似援助事宜不會被選擇,奧巴馬和小布什覺得這不僅會影響美國的國際形象,某種程度上也是在草菅人命。
其次,馬斯克的公開唱反調也令特朗普煩擾,二人分崩離析的元兇就是“大而美”法案,馬斯克怒批該法案瘋狂且具有破壞性的行為,表面上看是為了正義發聲,實則更多是為了自己。一方面,法案計劃取消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對特斯拉定然有經濟上的負影響,另一方面,布局法案時的特朗普將馬斯克排除在知情圈,馬斯克需要為自己爭個面子。
為此,他做了兩件事,其一是與特朗普頻頻在社交平臺展開的口水戰,其二則是威脅成立“美國黨”,特朗普的總統位,都是馬斯克花錢砸出來的,能成功一個,也能成功第二個,特朗普卻不是好惹的,回應馬斯克的叫囂,他威脅考慮將馬斯克驅逐出境,同時還專程奔赴“鱷魚惡魔島”剪彩,但這會否叫停馬斯克籌建新黨的步伐,還要看7月4日之后的動作。
來自美國20州的聯合指控成了對特朗普的重磅一擊,為驅逐移民這一“眼中釘”,特朗普利用醫保體系中的個人數據建立數據庫,方便驅逐人員出境,共享數據的行為看似合法,實則卻違背了隱私保護原則,極有可能在移民社區造成有病卻不敢去看,因為擔心信息被泄漏繼而不能呆在美國,危及生命安全。
還有一項重點,特朗普試圖與拜登劃清界限,后者在職時對清潔能源的補貼也被“大而美”法案廢除,拜登喜歡太陽能、風能,特朗普卻對石油和天然氣情有獨鐘,看似無甚不同,實則特朗普的決定,已是在與中國清潔能源產業的競爭中退出,給了中國遙遙領先的機會,然而放棄可持續的后果,美國其實是無力承受的。
富人獲利、窮人受損、財政惡化,這是“大而美”法案必定出現的結果,特朗普太自負,以為關稅能讓美國壓世界一頭,所以不顧實際情況增加財政赤字,這只會導致美國公共財政情況惡化,繼而惡化普通民眾早就負荷累累的生活。
“大而美”是設想而非現實,精心包裝的減稅神話是特朗普的又一次豪賭,眼下美國已不是八年前的美國,特朗普與拜登,一個在經濟上樹敵,一個在沖突中惹事,美國深陷內憂外患,“大而美”法案若真獲得通過,順利的話,能解決美國眼下的困境,不順利的話,極有可能成為壓垮美國的最后一根稻草,一念生死,特朗普真的考慮好了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