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輩人常念叨“六月怕十二”,這話藏著莊稼人的講究。
農歷六月十二臨近,田里的玉米棒子剛灌漿,大豆結莢正需水。農諺說“六月十二雨淋淋,秋收谷子堆滿倉”,可要是大日頭曬得地皮裂,麻煩就來了。往年見過七月連旱,玉米葉子卷成旱煙筒,減產兩成不止。
未來四天關鍵了——天氣預報說,后天起云層要厚起來。山區河谷地帶,可能先落小陣雨,平原灌區還得再等等。別小看這天氣轉折,玉米揚花灌漿期,水跟不上籽粒就不飽滿。
老一輩看云識天氣,說“六月十二云打架,曬谷場上谷滿把”,這話現在還靈驗不?
我個人覺得,老輩經驗得聽,但也得看最新天氣預報。
咱鎮上農技站上周就說,今年伏旱可能提前,得早做準備。種水稻的鄉親注意:要是未來五天沒透雨,田里得灌跑馬水了。
玉米地趕緊清壟,把雜草除干凈,能保點墑情。大豆田要防旺長,葉子太密不透風,趕上暴雨容易倒伏。
山區種烤煙的,得加固烤房支架,別讓山風掀了頂。菜園子里的辣椒茄子,搭個簡易遮陽棚,大日頭曬不壞果實。有人問,老辦法里的草木灰撒田,現在還能用不?
當然管用!撒在作物根部,既能防蟲又能保潮,比化肥見效慢但持久。
但要是碰上連陰雨,光靠土辦法不夠,還得挖排水溝防澇。去年鄰村王老漢家,就因為沒提前清溝,豆子泡了水,爛了半畝地。
這兩天村頭的農資店該熱鬧了,水管、遮陽網、塑料布得備齊。拿不準的鄉親,直接去村委會找農技員,他們帶著衛星云圖來指導。
天氣這事兒,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多跑兩趟田頭沒壞處。咱種地的,眼里盯著節氣,心里更得裝著天氣預報。
未來一周是莊稼拔節的關鍵期,老天爺的“臉色”得天天看。記住了:旱天澆水別在正午,早晚涼快時澆,不傷根。
雨天過后趕緊松土,別讓地皮結板,莊稼根須才能透氣。
都說“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這話到啥時候都不假。不管老說法新科技,歸根到底就一個理:順著天時做農活。
這兩天把家里的抽水機檢查檢查,皮帶松了趕緊換。育苗棚的塑料膜有破洞的,找塊新膜補上,別等下雨漏了苗。最后再提醒:未來四天多往田里轉,莊稼有啥“不舒服”,葉子先告訴你。
農時不等人,咱多費點心思,秋后糧倉才踏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