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節氣到了,7月7日起天兒要更熱更悶了。老輩人說“晚小暑,大雨至”,今年小暑在農歷六月十三,是“晚小暑”。未來幾天雨水要增多,地里的莊稼可得經住考驗。
南方稻田正拔節,雨水多是好事,可別澇著了。山區種果樹的鄉親,得盯著山體排水溝,別讓雨水沖了樹根。平原種玉米的,雨后要趕緊松土,不然土地板結影響苗生長。
北方雖說梅雨季快結束,可汛期來了,低洼地要提前挖渠排水。蔬菜大棚的農戶注意,暴雨可能帶大風,棚架子得再加固幾道繩。太陽毒的時候,葉菜類要蓋防曬網,不然葉子容易曬焦。
小暑后進入伏天,病蟲害要抬頭,得提前備點低毒農藥。
老一輩看云識天氣挺管用,但若見烏云壓頂、風卷塵土,趕緊收曬場上的糧食。曬伏姜、曬衣物的老法子挺好,不過曬糧食得瞅準連續晴天。
“食新”習俗別丟,新米新面嘗鮮時,別忘了給地里莊稼補補肥。
有人覺得雨水多省了澆水,可別忘了及時排澇比澆水更緊要。不同作物脾氣不同,水稻喜水但怕泡根,玉米耐旱卻怕澇葉心。我個人認為,不管種啥莊稼,提前看天氣預報、做好應對準備最靠譜。
去年隔壁村就有農戶沒防住暴雨,地里積水三天才排完,玉米減產兩成?,F在該做的事不少,趕緊檢查溝渠通不通,棚架牢不牢,農藥齊不齊。
拿不準的地方,問問村里的種田能手,或者聯系鎮上農技站。小暑是個坎兒,挺過去莊稼長得旺,收成就有盼頭。
記住了,天熱別慌、雨多別亂,提前準備才是硬道理!
關注我,往后天天嘮農事,幫你把地里的活兒安排明白。莊稼人靠天吃飯,更得懂天護田,日子才能越過越穩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