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剛過半,三伏天的悶熱已經讓人喘不過氣。
伏天外頭熱得冒火,可不少人肚子里發涼、手腳發冰。
有人說“這么熱還扶陽?純屬瞎講究!
”去年鄰村王嬸伏天貪涼,秋天關節疼得下不了炕。外熱內寒是老毛病,伏天陽氣最旺,正好“借陽補陽”。羊肉別只冬天吃,伏天清燉一小碗,暖脾胃管用。
生姜泡水好,好得很,早上喝一口,渾身都暖乎。曬背得挑時候,早上九點到十一點,曬10分鐘慢慢加。
曬完別沖空調房,喝口溫乎的紫蘇水,陽氣才穩當。赤腳踩踩草地泥地,地氣往腳心里鉆,養脾陽得勁。前莊李大爺帶孫子踩地,爺倆今年夏天都沒鬧肚子。
三伏貼是老法子,穴位上一貼,驅寒補陽效果看得見。村衛生所排起隊,大爺大媽都說“貼完后背暖烘烘”。
有人嫌麻煩不愿試,說“哪有喝冷飲痛快?”痛快是痛快,可陽氣被掏空,秋天準得遭罪。村里統計過,堅持扶陽的人,秋季感冒少了三成。
附子別自己亂試,那是猛藥,得聽大夫的才安全。光吃不夠,早睡早起、少吹空調,陽氣才攢得住。
老輩人常說“夏不養陽,冬病來找”,這話一點不假。
具體咋選方法,得看自個體質,有人曬背管用,有人得貼貼。扶陽不是補一時,是給身體攢一年的底氣。
想知道更多伏天妙招,點個關注不迷路。
本文僅供參考,具體調理請咨詢專業醫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