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又整花活了!
6月17日晚9點,在重慶誕生了一個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最多無人機組成的空中圖案”。
從4月份至今,重慶的無人機表演已經(jīng)累計接近30場。
與此同時,重慶接待游客超1858萬人次,旅游收入同比增長16.3%,國外游客同比增長10倍。
看完無人機表演,老外們大為震撼:中國,還有多少我們不知道的“秘密”?
最新消息,“全球第一網(wǎng)紅”,也想來中國逛一逛。
“MrBeast(野獸先生)在全世界擁有8億粉絲,他的中國行,想必比甲亢哥更轟動。
不得不說,“China Travel(中國行)”實火!
曾幾何時,外國人普遍認為,中國是個發(fā)展中國家,貧窮落后,居住破敗,交通擁堵。
這種刻板印象,在美國博主彼得的心中也是根深蒂固。
這位擁有幾百萬粉絲的國際大網(wǎng)紅,決定趁著免簽的機會,來中國一探究竟。
他選擇了自認為沒有多大名氣的重慶,卻在這里被徹底折服。
逛街時,他本以為是走在平地,靠近邊緣才吃驚地發(fā)現(xiàn),竟然是在20多層的樓頂。
他租了一輛汽車,想要證明一下自己不會被路況繞暈,可是剛上路就分不清路口了。
即使想回到酒店自己的房間,都要咨詢好幾個人,里外繞行,更換幾次電梯才到達。
更令他感到震驚的是,在李子壩車站,火車居然可以從一幢高樓的19層中間穿過,而樓上下的居民還不受一點影響,該睡覺睡覺,該干嘛干嘛。
原來附近的幾棟樓,都經(jīng)過了降噪處理,火車經(jīng)過時,音量只有60分貝。
他視頻里的8D魔幻城市,被高科技裝點的像個大型號的迷宮,吸引了無數(shù)的老外前來體驗。
無獨有偶,一位印度大叔,一直以為中國起碼落后印度10年。
看到外網(wǎng)上各種中國游的視頻,各種不服氣:憑啥外國人都去中國,而不來印度旅游?印度比中國發(fā)達多了!
他帶著一種俯視的心態(tài)啟程,落地深圳機場就開始緊張,這里仿佛科幻世界,到處科技感十足。
寬闊的大廳,橢圓形的頂部設計,合理的照明設施和色彩搭配,即便是印度人最關注的廁所,都使用自動沖洗系統(tǒng),一塵不染。
他專門去乘坐了地鐵、高鐵、甚至公交,全方位體驗了交通的舒適、快捷和便捷。
不管到哪里,5G信號全方位覆蓋,即使高鐵時速350公里也不受影響。
就連一個山區(qū)小縣城,基礎建設和發(fā)達程度,都遠遠超越了印度。
幾天過去,他仿佛從“楚門的世界”里走了出來,這哪里是中國落后印度10年,分明是印度落后中國100年。
高科技的普及,讓人們感受到中國的先進和強大。
然而,老外們卻依然心存顧慮,這個傳說中小偷兒眾多的地方,好玩是好玩,但是安全嗎?
為此,一對英國夫婦在長沙,專門做過一次“釣魚”式安全測試。
他們兩個把自己裝有水、茶葉和零錢的包包,放到一輛共享單車的前置車簍,然后“藏”到對面咖啡廳觀察,半個多小時過去,沒有人搭理他們的包包。
他們感覺無聊,就不管那個包包,跑去橘子洲玩耍。
吃晚飯時,他們不忘再來一次安全測試,把筆記本電腦打開,放在一個餐桌上,自己到另外一張桌子上吃飯。
接近一個小時的時間里,其他用餐者都主動繞開筆記本,到其他餐桌靜候。
他倆暗自在尷尬中離開,一邊沿著馬路走,一邊聊著自己的感受:在這個國家,貴重物品可以隨身攜帶了,晚上也可以獨自走夜路了……
天色完全黑下來了,他們再次回到放置包包的單車附近,卻驚喜地跳了起來,因為,六七個小時過后,包包竟然還在車簍里。
兩口子對著鏡頭,鄭重其事地說:這是的安全感不是靠攝像頭堆起來的,而是扎根在人們骨子里的善良、和有序的社會治理中。
到中國做安全測試,這成了老外們的一個樂子。
一位名叫亞歷克斯?凱奇的美國男子,在上海也做過一個類似的測試。
他把若干現(xiàn)金放進包里,并故意把包和打開的蘋果筆記本,放到人來人往的咖啡館門外的小餐桌上,并在不遠處放置了一個攝像頭。
等他溜達一個多小時回來,發(fā)現(xiàn)東西還原樣放著,絲毫未動。
調出視頻,他看到這段時間有無數(shù)人路過,卻沒有一個人對他的物品好奇,更別提去動一下了。
他的這段視頻在油管迅速收到數(shù)10萬以上的點贊。
還有網(wǎng)友留言:如果在美國,你放下電腦的那一刻,實驗可能就結束了。
各大媒體的網(wǎng)友普遍認為:安全旅游,首選必須是中國。
也有網(wǎng)友說,中國也有“危險”之處,而且這個“危險”無時不在。
那就是中華美食太多了,一不小心,就會吃胖。
且不說老外們喜歡扎堆兒的大飯店,如重慶枇杷園,西安唐樂宮之類,只是街頭小吃就已經(jīng)讓他們流連忘返了。
歐洲小老外在洛陽,35塊錢買了滿滿一桌子好吃的。
蒸餃、燒麥、酸漿面條、雞蛋湯、小菜等等,這位小妹吃到撐還沒吃完,她說如果在歐洲,起碼要350元。
又好吃又便宜,怎會不讓人惦記。
不止是河南的碳水吸引人,東北的大鍋菜,一場亂燉,都讓前來探親的美國人,吃到味覺大爆炸。
遠嫁到美國的東北妹子,趁著免簽,帶領那邊的一大家子,回到了東北娘家。
大鐵鍋亂燉大豐收,加上小鎮(zhèn)子的各種家常菜,一行人紛紛嘖嘖稱贊。
美國公公帶領一家人,在中國團聚,品嘗美食,能有這樣的經(jīng)歷,他幸福到喜極而泣。
來到中國的老外們,還有打卡西安、饞涼皮肉夾饃的,也有在成都、重慶的火鍋世界里,被辣到嘴疼嘴腫也不想離開的。
還有一位叫麥炫瘋的美國帥哥,對水果街情有獨鐘,剛開始吃甘蔗、龍眼和獼猴桃都直接生吞硬咽。
在各位攤主的細心指教下,才知道吃甘蔗是要吐掉渣滓的,吃龍眼、獼猴桃時剝去皮兒更加美味。
新鮮、便宜還好吃,走過路過,當然不能錯過,那就多多打包,沙僧式地挑回家。
沒來中國之前,都以身材自律,健康飲食自居的老外們,在中國名目繁多的美食面前,再也不裝了。
10天左右的時間,只是在個別地方溜達一圈兒,體重就已經(jīng)噌噌上漲。
回國后的老外們,已經(jīng)吃不下白人飯了,迫不及待的想要再來中國挑戰(zhàn)新的美食,哪怕是臭豆腐和松花蛋。
他們也終于理解,為啥中國政府都開始提倡并鼓勵減肥了。
中國有句古話:口說不如身逢,耳聞不如目見。
去年7月,我國對54個國家,開放144小時過境免簽,國內接納口岸增至38個,截至去年底,免簽入境的1744.6萬人次,同比增長123.3%。
2024年12月,免簽過境時間增為240小時,接納入境的口岸增至60個。
僅今年5.1假期(5.1---5.5)就有外國游客111萬人次入境旅游,比去年同期增長近40%。
中國之行,讓前來打卡的國外游客,感受到了真誠和包容,并輕松化解了西方媒體的抹黑。
相信日新月異的東大,會給這些“國際游人”更多的驚喜,會讓世界更多的人看見。
參考資料:
1.扎堆來中國旅游的外國游客,徹底不想回去了------ 小IN InsDaily
2.英媒:中國變酷了------ 外媒說 中國日報
3.外國博主看中國:一場迷人的文化漂流------ 馬子倩 青年參考
作者:汐北
編輯:柳葉叨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