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昧良心
文/劉旭(甘肅蘭州)
才進五月,菜市場門口就有幾個賣桃子的。看著桃子個頭肥大,顏色鮮艷,我一下動了嘗一下鮮的念頭。
兩只手都提著菜,我想將菜集中到一只手里,騰出另一只手。站在路中間擋路,于是向旁邊走了幾步,站到賣桃子的身后臺階前,將菜放到臺階上,慢慢倒手。
倒好手,我正要轉到賣桃子的前邊去,聽到兩個賣桃子的對話,于是站住了。
瘦女人對剛給一個顧客稱完桃子的胖女人說,你這樣用八兩秤給人家稱,五斤其實只有四斤,太昧良心了吧?
胖女人瞪了瘦女人一眼,嘴一撇說,說得自己好像很高尚似的,你的秤,不也是八兩秤嗎?好不容易等到一個顧客,你這是眼紅了吧?
瘦女人說,嘁,誰眼紅啊?都是賣桃子的,都是八兩秤,老鴰不嫌烏鴉黑,我就說說嘛,你急什么?
胖女人說,你知道還說?你就是眼紅我賣得比你快。
瘦女人說,這說明,不是你嘴巧,是你的桃子,科技和狠活比我更厲害罷了。
胖女人說,你這話是什么意思?
瘦女人說,我是說,你打催熟劑,打得比我的多嘛。
胖女人說,你再不要既當婊子又立貞節牌坊了。不打催熟劑,這個季節,你的桃子能賣嗎?都是昧著良心做事,你就不要風言風語地挖苦人了。
瘦女人說,我現在服了,你的嘴,其實也很巧,我說不過你。
這時,有個老太太來到兩人面前,問,這桃子是自然熟的吧?甜不?
兩個女人齊聲說,當然是自然熟的,甜,很甜。
老太太在瘦女人的筐子里挑了幾個桃子,稱完,心滿意足地走了。
見此情景,我不由得說,這也是昧良心。說完,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我們自己吃的菜不賣
我住在市郊,下班后經常去菜市場買菜。我買菜認人,模樣兇,看起來不老實的,不買;支著案板,或者在棚子里的,不買。我只買年紀大的,看起來老實巴交,在諸多賣菜的攤位縫隙里擺著的,只有少許幾樣菜的。
我能夠分辨出誰是菜販子,誰是郊區的菜農。
老蔡是我認識的幾個郊區菜農之一。七十多歲的老漢,子女們都在城里混,自己和老伴種著一畝多菜,差不多每天都會采摘一些,進城賣。
我有雙休日走路的習慣。一個人,一直往郊區走,經常在郊區農民的菜地田地邊轉悠。得知老蔡是郊區王家莊人,離得不遠,五六里路,于是我就有了在星羅棋布的菜地中尋找老蔡菜地的想法。
要是找到老蔡,可以在地頭買他的菜,一則新鮮,二則也為他省些力氣。但真正找到老蔡,著實費了不少功夫和時間。那么多的菜地,不知道是哪一塊。問了許多人,說姓蔡的老頭,太多了。問過老蔡,老蔡左拐右拐地說了一通,沒辦法帶著去,我只好自己找。好在,總算找到了。
老蔡的菜地,有好幾塊。我找到老蔡時,老蔡正在打理辣椒。見我來,老蔡還算熱情,讓我喝茶。我謝絕了,看著他忙乎,閑聊了一陣。最后指著辣椒說,把這辣椒給我買幾斤吧。
老蔡搖著手說,這菜不好,我給你摘那邊的吧。
摘好后,我問,這邊和那邊有啥區別?
老蔡說,這邊是我們自己吃的,剛才那邊是專門賣的。我們自己吃的菜不賣,你再不要問了,給你拿一點去吃吧。
盡管我心里奇怪,但老蔡不讓問,于是,我只好帶著疑惑,提著老蔡送的辣椒,往家里走了。
我們的瓜價其實不貴
這幾年,西瓜價格很不穩,有一年出奇的便宜,有一年卻貴得離譜。
新聞里有人說,便宜,是因為瓜農盲目跟風,大面積種植造成的。貴,是瓜農和瓜販子聯合抬價造成的。
不管什么原因,總體上,聽說種西瓜的人越來越多,西瓜越來越難賣。好在,政府體諒瓜農的難處,出臺了一個政策,只要取得許可證,就可以在城里指定的地方賣瓜。
我住的地方離郊區近,這一政策一實施,郊區的瓜農,自然樂得繞過瓜販子,自己拉到城里來賣。盡管辛苦,比瓜販子給的價,好多了。于是,城市的大街小巷,就被瓜農占領。我們小區門口,就有好幾個指定的地方,幾個郊區的瓜農,開著車,拉著西瓜,不分晝夜地賣。
允許瓜農進城后,瓜價不算便宜,但也絕不貴。更讓我們方便的是,只要賣得多,比如二十斤以上,直接送貨到家,實在是太方便了。
我們一家都愛吃西瓜,間三隔五總要買幾個。買得頻繁,和一個姓戎的瓜農自然就熟了。通過閑聊得知,這是一個市轄縣區的瓜農,距離城里,有四五十里路。
我曾經種過地,知道種地的不易,距離雖然不算遠,但賣完一車瓜,怎么著也要好幾天。賣不完,不回家,白天黑夜守著,實在是辛苦。于是開玩笑說,雖然辛苦,但今年瓜價還算不錯,這一茬瓜賣完,你就發了。
姓戎的瓜農說,你不知道我們的投入,種子化肥農藥澆水用電等等費用下來,能賺幾千塊,就很不錯了,要是算上人工,基本不賺。城里人都說我們的瓜貴,一算細賬,我們的瓜其實不貴。
聽他這樣一說,我心想,這瓜價,還真不貴呢。
作者簡介
劉旭,字老東,男,1970年生,甘肅通渭人;筆名甘當牛、胡笳等,號半畫、隴上行者,迄今發表各類作品近200萬字;出版謎書兩種;著有燈謎作品集《一品齋春燈錄》十四卷,文學作品十二卷;曾為多個全國、省、市級社團會員,現居蘭州。
注: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投稿須知:
平臺用稿無稿費, 投稿本平臺必須為首發原創作品,凡在其它媒體或網絡平臺上刊發過的作品請勿投稿。
1.投稿需先關注《鄉村精短文學》公眾號。
2.投稿微信號:13877397223
投稿郵箱:835853wmsh@163.com、1964392700@qq.com
3.投稿被平臺刊發且收到贊賞費7天后,贊賞費的80%發放給作者本人,其余20%用做平臺運營管理。(字數在300字以上的能申請“原創”標識的作品才可以獲得讀者贊賞費)
4.本平臺刊發的作品均為作者本人觀點,且侵權與否均與本平臺無關,如作品涉及侵權請聯系本平臺刪除。
凡投稿者均表示自愿接受并同意上述聲明,由此產生的一切責任均由投稿者承擔,本平臺不負其任何連帶責任。
本文由《鄉村精短文學》原創,歡迎長按下面二維碼圖片識別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