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有一個現象:中考題目越來越簡單,題目區分度不大,高分考生越來越多,一分一考場的情況屢見不鮮。
我覺得這種趨勢,不但沒有減緩教育內卷,反而加重了學生和家長的焦慮,因為任何一分似乎都能決定生死。
中考的容錯度越來越低,倒逼所有學生瘋狂內卷,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中考競爭中。
可是,這真的好嗎?
中考的知識相對于高中來說,無論是數量還是深度,根本不能比。如果在初中三年,已經用補課刷題、熬夜學習的方式,耗盡了所有精力,高中面對更大更難的挑戰,怎么辦?
我常說:舊地圖無法帶你穿過新世界。小學學好靠聽話,初中學好靠努力,但高中階段還想學得好,必須有好的方法。用過去那套熬夜學習、補課刷題的方式,很難適應高中的學習節奏。
我身邊的老師朋友親口跟我說:高中上課速度飛快,幾乎是兩年學完三年知識,剩下一年全部是刷題練習。
高中的數理化知識又多又難,別說趕進度,就是多花一倍時間,很多學生也跟不上、聽不懂、記不住。
我認為要想在高中學習游刃有余,不能再指望補課刷題,根本沒那個時間。最好的方式一定是:在初中階段就提前介入高中知識的學習。我就是這樣給藤藤規劃的,他從暑假開始,就要提前學習高中數學。
做這件事是有風險的,風險就是中考名次可能不會很高。
所幸的是,我們這里進入數一數二的重點高中的門檻并不高,按照藤藤目前的成績評估,他進入重點高中毫無壓力,這是我們可以這樣做的重要基礎。
據我了解,全國有很多地方非常卷。要想進入當地數一數二的重點高中,分數線非常高,容錯空間非常小,北京、上海以及一些省會城市尤甚。
如果藤藤身處這些地方,要想進入頂尖高中,恐怕他也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在初中水平內卷,遠不如他現在這個狀態,學得又輕松成績又好。所以我其實蠻能理解,很多家長和學生焦慮的心情和內卷的壓力。
我覺得北京開了一個好頭,既然各學科區分度不大,那就干脆減少中考科目,把所謂的“小四門”都攆出中考,幫助學生減負。
現在的教育改革,一天一個樣,真的很難說哪個更好哪個更差。我們家長還有學生本人能夠做的,就是順應變化,盡力而為。
我相信:無論政策如何變化,擁有好心態、好方法、好習慣的學生,成績都差不了。
政策只影響戰術動作,不能影響戰略決策。
做好自己,才是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