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373次列車破窗事件發生的當天。有媒體報道,那個砸窗的小伙子在火車抵達金華站后被警察帶走。當時,我挺替那個小伙子擔心的,擔心他將面臨處罰。
但相關部門隨后否認了小伙子被拘留的說法,表示“僅對其批評教育后放行”,這也讓我松了一口氣。
可是今天,我又有點為這個小伙子擔心了。原因是,我看到中國網發的一篇文章。
通讀這篇文章,可謂殺氣騰騰,令人不寒而栗。
首先,從標題上來說,《破窗不是“自救壯舉”,“情緒脫軌”更不能沒有底線》,這就給出了定性,破窗是錯誤的,是“情緒脫軌”。
然后,這篇文章用一個明顯不恰當的列舉,來否定小伙子的行為。
文章中寫道“高鐵車廂非密不透風的鐵罐,空調系統失效后,工程師設計的通風機制仍在運作”。
這里有一個很大的紕漏:K1373車不是高鐵。也許作者出行皆高鐵,不知道還有K字頭列車。這就有點尷尬了。對于一篇文章來說,這樣的錯誤,叫“硬傷”。寫文章犯下這樣的低級錯誤,是不可原諒的。
雖然有這樣明顯的“硬傷”,但文章作者還是用一句“所謂‘緊急通風’的砸窗必要性,實為偽命題”,否定了“緊急避險”。也就是說,按這篇文章的定性,小伙子的砸窗行為,不是“緊急避險”。
接下來,這篇文章的作者又給出了一個“莫須有”的嚴重指控。這是想要給小伙子“定罪”?
文章中說,“高鐵車窗非普通玻璃,破碎飛濺的碎片瞬間化身傷人利器,而破壞車體結構更直接動搖運行安全根基。”(這里,文章作者還是把K1373次列車當成了高鐵)
這是一個“莫須有”的指控。為什么這么說呢?火車玻璃,不是那種普通玻璃,是特殊處理過的鋼化玻璃,當受外力破壞時,這種玻璃碎片會成類似蜂窩狀的邊角圓潤的碎小顆粒,不容易對人體造成嚴重的傷害。事實上,從現場也能看出,玻璃既沒有飛濺傷人,碎下來的玻璃渣也沒有劃傷人。
而作者故意用“瞬間化身傷人利器”這樣危言聳聽的言論,目的是什么呢?文章中搬出《鐵路安全管理條例》和《刑法》,是要給小伙子“定罪”嗎?
這很讓人有點擔心。
在文章中,對小伙子的行為給了一個更加嚴重的定性,“所謂‘自救’,實為代價高昂的‘自戕’與‘他戕’”,“對公共安全底線的一次粗暴踩踏”。
這就很嚴重了。如果這個指控成立的話,足夠對小伙子進行刑事處罰了。
這篇文章的作者署名是朱哲。
這樣一篇磨刀霍霍的文章,如果出于一個自媒體寫手,或者僅僅是媒體記者,那倒也沒什么,網絡上成天胡說八道的人多了,毫無底線的媒體記者也有的是。但是,這篇文章,有細心的網友發現,文章作者朱哲是青藏鐵路集團公司的員工,是2022年度鐵路正能量網絡作品評選獲獎者。
這讓我對那個砸窗的小伙子,隱隱有一些擔心。
讓那么多旅客在悶熱的車廂內滯留數小時,承受了車廂內無空調導致的高溫困難,這并非由自然災害引起,而是由鐵路部門自己造成的事故。但是,在這篇《破窗不是“自救壯舉”,“情緒脫軌”更不能沒有底線》的文章中,身為鐵路系統員工的作者竟然沒有任何反思和歉意?
這樣一篇拙劣的,透著傲慢和冷漠的文章,是這位作者朱哲自發寫的,還是為了完成鐵路部門某些領導交給的一項任務?而這篇文章中傳遞的聲音,是不是鐵路部門某些領導的態度?
盡管這篇文章錯漏百出,比如,錯誤的用高鐵列車來解釋K字頭列車等等,但從這篇文章的種種嚴重指控來看,還是很替那位砸窗子的小伙子捏一把汗。
但愿我的擔心,只是杞人憂天。
祝福那個砸窗的小伙子,祝好人一生平安,幸福永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