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年,房地產行業像一鍋煮糊的粥,黏糊又燙手。
80多家上市房企聯手搞了個“大清洗”,直接砍掉14萬員工——這數字是白紙黑字的行業報告。
光2023年就干掉6萬多人,碧桂園、萬科、融創這些昔日巨頭帶頭沖鋒,連招商蛇口、華潤置地這種“國字頭”都跟著下刀。咱普通員工呢?成了案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你瞅瞅,35歲的老張在TOP20房企熬了八年,去年底突然收到“滾蛋通知”。他苦笑:“投了20多份簡歷,要么嫌我老,要么開價不到以前一半。”這不是個例,是整個行業的縮影。
民營房企首當其沖,閩系企業更慘:正榮地產從2000多人砍到515人,禹洲集團一年干掉近60%員工。某頭部房企區域總透露,部門30號人只剩5個“核心骨干”——說白了,就是老板的親信。裁員補償?合同寫的N+1,到手可能打對折。某暴雷房企員工爆料:“實際只給0.5倍月薪,跟打發叫花子似的。”
高管們演得一手好戲。萬科郁亮月薪從30萬砍到1萬,全年收入33.6萬,碧桂園四位高管集體宣布年薪12萬——聽著感人吧?
可轉頭就有內部人士戳穿:人家通過股權分紅暗渡陳倉,實際收入一分沒少。某央企高管還裝窮:“出差只坐紅眼航班,酒店選漢庭不住希爾頓。”
呵呵,戲精附體啊!普通員工呢?某華東房企工程部兄弟吐槽:“30人干50人的活,每天從早7點熬到凌晨,薪水還縮水。”
年終獎從8個月工資變成2個月,公積金繳存腰斬,這哪是降薪,這是搶劫。
為啥裁員?房企嘴上說“行業寒冬”,背地里全是算計。
銷售排名下滑就急眼,某房企總裁在年會上罵城市總:“沒能力的滾蛋!”利潤被限價政策擠壓,房企和地方政府博弈,結果成本轉嫁給員工。
組織架構臃腫得像春運火車,派系斗爭天天上演。某房企HR私下威脅被裁員工:“敢曝光?審計查死你,總包送磚頭砸你家!”聽聽,這哪是裁員,是黑社會式清退。更諷刺的是,校招生成重災區。
某示范房企今年裁掉近50%校招生,逼他們去營銷崗“輪崗”——實際是當炮灰。一位985畢業的美女拼死賣房,反被HR約談:“業績差,滾去物業或走人!”可關系戶呢?天天晃悠不干活,穩坐釣魚臺。
當然,也有房企裝“逆勢英雄”。華潤置地去年招了6347人,建發國際擴招40%。但是真相更殘酷:某新晉千億房企HR放話:“只招Top30畢業生,試用期淘汰率也很高。”
這叫“精兵簡政”?明明是職場PUA!項目經理門檻從本科提到碩士,工程崗要注冊建筑師證——普通員工直接被踢出局。
結果呢?地產人被迫轉行送外賣、開滴滴、當保安。福州某互聯網園里,地產高管和程序員搶崗位;某滴滴司機曾是區域營銷總,他樂了:“月入兩萬比賣房輕松!”物業保安隊長更逗:“團隊80%是地產轉行的,全是老熟人。”
面對這攤爛局,員工兩極分化。
有人躺平等退休,某杭州房企中層認命:“項目越來越少,混日子吧。”更多人硬氣轉型:建筑設計師搞元宇宙,營銷策劃直播賣房,甚至跑去東南亞教中文。地產明星朱榮斌兩次創業失敗,轉身做短視頻分享心得,粉絲破50萬——證明啥?機會還在,只是房企不給活路。
說到底,這場裁員14萬人的風暴,是房企的“刮骨療毒”,卻讓員工買單。
它撕碎了高周轉的泡沫,暴露了行業的虛偽:一邊喊著“降本提質增效”,一邊把員工當耗材。潮水退去,真正創造價值的人反被拋棄。咱員工該咋辦?
別哀嘆,別沉默。分享你的故事,留言、轉發、點贊——讓更多人看到真相。工作可以丟,尊嚴不能丟。
記住:房企寒冬里,抱團才能取暖,發聲才有新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