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正式進入主汛期,強降雨天氣頻繁來襲,局地極端天氣可能引發山洪、內澇、水庫險情等災害,防汛形勢嚴峻復雜。為筑牢安全防線,7月6日下午,省水利廳緊急召開防汛調度會,同步啟動洪水防御Ⅳ級應急響應,全面部署強降雨防范應對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應急響應啟動!六市進入“戰汛”狀態
據氣象部門預測,山西省將迎來新一輪強降雨過程。省水利廳經會商研判,決定自7月6日15時起,對太原、大同、朔州、忻州、晉中、呂梁6市啟動洪水防御Ⅳ級應急響應。要求相關市縣及單位:
壓實責任鏈條:所有防汛責任人立即上崗,開展滾動會商,緊盯水庫、淤地壩、中小河流等重點部位;
強化預警轉移:對山洪災害橙色、黃色、藍色預警區域(詳見下文)實施分級響應,落實“叫應”機制,確保群眾“應轉盡轉”;
前置搶險力量:省水利廳已派出4個工作組赴一線指導,搶險隊伍、物資儲備全部到位。
山洪災害預警速遞(7月6日14時-7月7日8時)
七大硬核舉措,直擊防汛痛點
省水利廳黨組書記、廳長龔孟建在會上強調:“防汛工作必須堅持‘以防為主、防住為王’,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落實防御措施。”針對近期強降雨防范應對工作,提出七大關鍵舉措:
- 一是加強監測預報預警。要加強與氣象、水文、應急等部門溝通合作,滾動會商研判雨水情變化趨勢,及時發布暴雨洪水預警信息,提高預報精準度,延長洪水預見期,為防汛調度指揮提供決策支撐。
- 二是加強隱患排查整改。要針對防汛重點部位和薄弱環節,開展經常性排查整治,做到汛期不結束、排查不停止、整改不間斷,最大程度減少洪澇災害風險。
- 三是突出抓好山洪災害防御。要緊盯山洪災害重點防治村,強化群防群治,落實直達基層防汛責任人的臨災預警“叫應”機制,轉移群眾要及時、堅決、果斷,做到應急有響應、撤避有線路、避險有場所、轉移要安全。
- 四是強化水庫安全運行管理。降雨集中區的水庫責任人要全部上崗到位,迅速組織對水庫溢洪道、放水設施等關鍵部位及防護措施進行檢查,確保泄洪暢通。病險水庫一律空庫運行。
- 五是做好淤地壩安全風險管控。要嚴格落實淤地壩巡查管護措施,強降雨期間要加大巡查頻次,特別要重點關注下游有人居住的淤地壩,遇到險情第一時間做好群眾轉移撤避。
- 六是做好河道防汛和在建工程安全度汛。各級河長要加密汛期巡河頻次,重點察看過水橋涵、穿堤建筑物等部位,依法依規清理阻礙行洪的障礙物;在建工程特別是在邊山峪口易受洪水威脅的工棚營地,要落實落細施工度汛方案,提前做好施工設備和人員撤離準備。
- 七是強化值班值守和應急處置。要嚴格落實汛期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密切關注雨情、水情、汛情、工情,做好信息上傳下達,出現險情要第一時間報告、第一時間妥善處置。
(責編 李恒靈 李麗 助編 劉靜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