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有網友爆料,稱山東青島大學一宿管大爺被發現在值班室昏迷,送醫后搶救無效去世,相關話題沖上熱搜。
根據學校的情況通報,2025年7月6日清晨7時30分,這位堅守在一線的物業工作人員在僅有風扇驅暑的值班室內被發現身體異常。救護車趕抵現場,確認不幸離世。雖排除了刑事案件可能,但其值班的環境卻被學生們用沉重的心情所描述——簡陋的值班平房內,“只有風扇,沒有空調”。
悶熱如同無形重擔!
“青島氣象”已連發高溫預警。接下來內陸地區將持續被35℃以上高溫炙烤,局部地區超40℃!空氣濕度偏高,風也被高溫捂得溫熱難當——這分明是高溫“桑拿”模式的開啟預警。對必須在戶外或密閉空間中作業的人,每一份空氣都似厚重棉絮壓抑呼吸,風扇徒然攪動滾燙空氣,無異于杯水車薪。
他的身份如同萬千基層勞動者,堅守在視線可及卻極易被忽略的角落。
值班室內僅有的風扇旋轉多年,如同這個龐大城市中無數頂著高溫勞作的普通身影——無論你是街頭揮汗如雨的環衛清潔者,工地鐵皮棚內不停搬運水泥的工人,還是快遞柜旁被烈日烘烤的配送員——每一個平凡的“他”都在相似的困境中沉默支撐著城市的運轉。
我們并非是在追責個別悲劇的制造者。每一次這樣的“無聲”悲劇,都是對公共保障體系一道難以忽視的拷問——當極端高溫已成為氣候常態,那些工作環境尚缺基本降溫保障的人們,是否真的在制度的關懷范圍內?
宿管大叔清晨門口乘涼的身影不會被遺忘。他安靜離去,卻如一道灼痛人心的印記——提醒我們高溫并非僅是氣象播報中跳躍的數字。它關乎人的生命尊嚴、關乎政策的落地溫度、關乎我們如何以行動去捍衛那些無聲奉獻者最基本的安身之地。
學校已表示“痛心”,啟動善后。但真正的“善后”,是制度關懷應如頭頂濃蔭:
- 企業須肩負“人本之責”:無論公營或私企,應主動審視高危崗位作業環境,配備基本防暑設施如空調或強力風扇,必要時調整工作時間,配齊防暑應急包。
- 政策該覆蓋“最熾熱的角落”:期待政府部門針對保安、環衛、建筑等重體力高溫崗位,制定更嚴格、可操作的防暑降溫硬性標準,并用強力監督確保它擲地有聲。
- 我們眼中應有“沉默身影”:社區、個人當踐行微小關愛,主動提供飲水點,對周邊高溫作業者多一份提醒與問候。一聲關懷或許無法扭轉高溫,但至少讓孤立無援者感知到被看見的暖意。
不應讓高溫成為社會角落里的“隱形殺手”,不能任風扇獨自承擔對抗酷夏的重任,不應再讓一個平凡崗位默默付出的人,默默地在酷熱中耗盡自己的光。
滾燙的熱浪沖刷著責任與體面的邊界,更拷問著時代給予每個勞動者的基本尊重是否還在存續。那位宿管清晨門前短暫納涼的身影,恰成為酷暑中最為沉重的隱喻——那不只是片刻休息,更是一位勞動者為了維持體面生存的最后掙扎。
面對悶熱炙烤下的身影,此刻的制度責任,是否也正汗流浹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