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很難交通廣播記者 晨陽 許婷 通訊員 戴秀娟
“尋找醫護人員!2號車廂有兒童燙傷需要緊急救助!”7月4日下午三時許,正在行駛的G3302次列車上,驟然響起的廣播消息瞬時牽動了所有乘客的心。
河南省中醫院甲乳科副主任樊艷聽到廣播后,立刻快步趕到2號車廂。眼前,小男孩因疼痛持續哭鬧,家長和列車工作人員正圍在一旁,神色焦灼。
作為有著豐富臨床經驗的醫生,樊艷第一時間蹲下身安撫孩子情緒:“小朋友,別怕!阿姨是醫生,幫你看看哪里疼好不好?”
經詢問獲知,這名6歲男童不慎碰到父親剛接的開水,滾燙的熱水直接潑灑在孩子大腿根部及隱私部位。
樊艷仔細查看創面情況。考慮到列車上醫療條件有限,她一邊指導家長繼續用涼水冷敷緩解灼痛,一邊取出列車備用的燒傷藥膏為孩子輕柔涂抹。為避免衣物摩擦加重損傷,她靈機一動,用一次性紙杯給孩子制作了一個簡易“防護罩”,貼心地固定在孩子的創面周圍。
處理完畢后,樊艷又用輕柔溫和的語氣與孩子聊起了天,一點點地撫平他的緊張情緒。幾分鐘后,男童漸漸地停止了哭鬧,小聲說:“阿姨,現在不太疼了!”家長懸著的心也終于落了地,連聲向樊艷道謝。
下車前,樊艷再次來到小男孩身邊,詳細給家長交代后續護理要點:“這兩天要保持創面清潔干燥,避免摩擦;如果出現水皰或紅腫加重,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看著孩子在家長攙扶下逐漸恢復自如的步伐,她這才放心離開。
值得一提的是,樊艷隨行的兒子(一名醫學生)全程見證了這場救助。他若有所思地對媽媽說:“媽媽,我好像開始明白了什么是救死扶傷了!”。
從緊急響應到專業處置,從安撫情緒到后續叮囑,樊艷用醫者的專業與溫情,為這場意外畫上了溫暖的句點。正如她所說:“醫生的職責從不限于醫院的診室,任何需要的地方,都是踐行使命的戰場。”而兒子那句的“明白什么是救死扶傷了”,更是這趟高鐵上最生動的課堂!當善良被看見,當責任被傳承,醫患之間的信任與人間溫情,便在這趟普通列車上,綻放出了最動人的光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