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對手還在卷價格時,長安汽車已用日均19件專利重寫游戲規則。
七月驕陽炙烤著中國車市的價格戰場,當多數品牌仍在用降價維系銷量時,長安汽車交出的成績單卻透露出另一種邏輯,2025上半年135.5萬輛的銷量創八年新高,其中新能源車型半年銷量達45萬輛,同比增長48.8%,遠超行業均值。
同時,135.5萬輛的背后,是長安汽車在傳統燃油車市場、混動市場和純電市場共同發力的成果。
這份看似傳統的銷量報告里,藏著一個顛覆性事實——長安汽車的爆發并非來自價格鐮刀,而是源于技術倉庫的集中開閘。
長安汽車正在逐步從制造型車企,轉變為智能出行科技公司,用技術來重寫市場競爭規則,用體驗鏈重構,讓用戶為“科技平權”買單。
產品矩陣重構市場格局
拆解長安汽車135.5萬輛銷量背后,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是在燃油車、混動車型還是純電車型上,長安汽車都有銷量擔當的拳頭產品,而且在五大板塊的組合下,正形成像拳頭一般的合力,沖擊著現有的汽車市場。
在不被市場所重視的燃油車領域,長安汽車正在默默耕耘,都說中國汽車是在新能源上彎道超車,殊不知在傳統燃油車市場,國產汽車也在悄然超越。
長安引力憑借CS75系列繼續穩定輸出,和UNI系列產品的綜合實力,逐步成為燃油車市場的主流。
在面對新能源市場,長安汽車更是打出了啟源、深藍和阿維塔三大品牌的組合技,用技術創新改寫著市場競爭的規則。
在高端市場,通過像阿維塔06這樣的爆款車型,拿捏著消費者的痛點,憑借軟硬件解構的研發模式,讓消費者在20萬元級的車型上就能享受到華為乾崑智駕。
依靠生產結構的優化,阿維塔實現了技術普惠,在產品矩陣的影響下,阿維塔已經實現連續四個月,月銷破萬輛的成績。
除了在中高端市場進發,長安汽車更注重普惠型車型的研發,長安啟源憑借著親民的定位,實現了6月銷量38771輛的成績,其中啟源Q07更是連續多周登頂25萬元新能源中型SUV銷冠,正式交付一個月就實現了破20000輛的成績。
長安啟源Q07熱銷的背后是長安汽車在新能源技術上的領先,搭載的金鐘罩電池,能夠實現高能量密度和寬溫域的使用,而且平臺化電池包的研發使得啟源Q07的電池包,較傳統方案減薄15%,既保證了整車空間,又能提供綜合續航超1400km的超長續航。
作為獨立的深藍品牌,通過打造熱門車型深藍S09,重新定義了六座SUV,實現了銷量的再度突破,6月交付29893輛。
深藍S09在搭載華為全家桶的情況下,仍將成本壓縮至30萬區間,性能反升70%。技術協同產生的復利效應,讓長安在價格戰時代獲得罕見的溢價能力。
在長安汽車創新高的銷量數據背后,還有一組傲人的成績,這才是長安汽車銷量向上的原動力。
長安汽車正在用專利密度構建增長飛輪,日均19件專利申請、70%發明專利占比、2萬項全球專利布局,這相當于每天誕生一個初創科技公司的知識產權儲備。
在2萬項全球專利的推動下,長安汽車半年時間內推出了多款爆款車型,深刻的影響著市場。
當對手還在盤算單車利潤時,長安正用專利壁壘、開源生態、數據反哺構筑“技術復利三角”,實現不同于價格戰低級內卷之外,新的增長方式。
三大計劃,突破市場
爆款推出的背后,是長安汽車對于長期戰略的堅定執行,長安汽車根據不同方向的市場需求制定了三大戰略計劃,計劃平穩的推動,助力了長安汽車銷量的快速躍遷。
面對新能源汽車需求,長安制定了“香格里拉”計劃,通過系統性方案破解能源焦慮。
長安的新能源戰略遠不止于電動化替代,而是構建覆蓋能源獲取、存儲、利用的全周期解決方案。
今年2月,長安汽車發布了智能化時代下的“北斗天樞2.0”計劃,標志著智能化戰略進入新階段。這一計劃的制定,已超出傳統車企的迭代范疇,是從傳統汽車制造企業轉向科技企業的跨步。
特別是打造的SDA平臺,實現了天樞智駕輔助系統與天域座艙的雙智能化,打破汽車設計的壁壘,實現了從底層架構的智能化,配合天衡底盤的機械解耦,更突破汽車駕駛的固有限制。
除了技術的積累,長安汽車更是在重塑中國汽車出海,依托海納百川計劃,逐步構建起全球化的智能汽車生態,超越簡單的出口貿易,以研發、生產、服務全鏈條的本地化,實現汽車出海新模式。
如今,海外市場已經成為長安汽車新的增長點,上半年135.5萬輛的銷量中,海外市場貢獻不止是銷量上的突破,更是新商業模式的成功。
5月泰國羅勇工廠投產儀式上,一輛深藍S05右舵版駛下生產線,標志著長安首個海外新能源整車基地啟用。該工廠將輻射整個右舵市場,未來生產長安、深藍、阿維塔三大品牌車型,實現本土化研發、生產和服務的閉環。
同時,長安汽車更在努力提升海外汽車的話語權,通過國際專利申請,積極融入到全球汽車產業變革之中,三年內主導或參與制定國際、國家及行業標準240余項。主導制定的ITU國際標準(ITU-T Y.4475),為全球智能網聯汽車提供數據交互框架。
可以說長安汽車的出海是站在更高維度的布局,通過技術標準的輸出,將中國標準推動成為世界標準,海外市場的成功也證明,優秀的造車標準才是贏得市場的關鍵。
長安汽車的半年成績折射出汽車產業競爭規則的根本變革,行業價值正從“產能規模”轉向“專利密度”,這種轉變直指行業淘汰賽的本質,電動化普及使三電技術趨同,決定勝負的將是智能化與全球化能力。長安用實踐驗證,發投入不是成本而是投資,專利不是壁壘而是通行證。
長安汽車的長期目標在2030年愿景中清晰可見,實現總銷量500萬輛,數智新汽車占比超60%。
135.5萬輛的半年銷量,對長安而言只是新征程的起點。當對手還在為月度銷量排名角逐時,長安已開啟一場更深刻的變革,用科技生態重寫游戲規則,讓中國技術標準成為全球智能汽車的默認選項。
透過長安的實踐,中國汽車產業或許能找到集體突圍的路徑,以技術自研打破壁壘,以生態合作重塑價值,以全球化視野改寫規則。
長安汽車用行動證明,當科技生態成為基礎設施,增長便成為必然結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