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給蔚來和李斌的時間,似乎真的不多了。
隨著各大車企紛紛發布6月銷量/交付量數據,其上半年“成績單”也隨之公諸于眾。作為一眾“新勢力”中虧損狀況最為嚴重者,蔚來公司的表現自然也吸引了不少關注,但其敬陪末座的嚴峻現狀卻讓人愈加無法樂觀。接下來,圈哥就帶大家一起去盤點一番——
上半年交付量:“明增暗減”?
廠方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蔚來公司6月共交付新車超2.49萬輛,同比增長17.52%,環比增長7.29%;2025年上半年,其累計交付新車近11.42萬輛,同比增長30.57%。整體而言,蔚來公司在今年前六個月始終保持著同比正增長勢頭,似乎還算“說得過去”?
不妨再“一分為三”來看:首先是蔚來品牌,6月交付新車近1.46萬輛,同比增長17.52%,環比增長7.29%;今年上半年,其累計交付新車7.44萬輛,同比下滑14.85%。此外,樂道品牌6月/上半年交付量分別為6400輛/3.19萬輛,螢火蟲品牌則為3932輛/7843輛。
顯而易見,蔚來公司上半年的整體同比增長完全是建立在樂道和螢火蟲兩個全新子品牌加入的基礎上。若只看蔚來品牌本身,其同比走勢則不增反降。如果再橫向對比,蔚來公司上半年的交付量在五大“新勢力”中更只能敬陪末座,幾乎只有領跑者零跑汽車的一半。
“翻倍、盈利”:兩大目標皆成泡影?
李斌此前已多次公開表示,蔚來在2025年有兩大目標:一是全年銷量翻番,二是第四季度必須盈利。以2024年全年近22.2萬輛之交付量計算,這意味著該公司今年必須售出近44.4萬輛新車。至于盈虧情況,蔚來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虧損額仍然高達68.91億元。
簡單計算可知:蔚來在下半年還需交付近33萬輛新車,才能達成前述全年銷量目標,這就意味著5.5萬輛之月均交付量。與此相比,蔚來上半年的月均交付量僅略超1.9萬輛,與前者可謂差之甚遠——那么問題來了:要拿什么去“填平”這月均3.6萬輛的“鴻溝”?
從今年的“上新”計劃來看,蔚來品牌“5566”已悉數登場,尺寸增大、價格較高的第三代ES8要待秋季才能發布,對全年銷量助力甚微;樂道情況類似,年內將推出的L90/80兩款新車也均為大型純電SUV;至于螢火蟲品牌,因只會有一款車型在售,更是難以指望。
瀕臨“出局”?還能否“破局”?
按照李斌此前規劃,蔚來若想在今年第四季度實現盈利,就必須同時達成以下幾個目標:當季月均銷量5萬輛,毛利率保持在17-18%,銷售費用占營收比例控制在10%,研發費用則控制在6-7%。如今看來,最重要的銷量目標還天差地遠,盈利預期恐怕也將同樣化為泡影。
在看上去越來越難以實現的兩大年度目標背后,是蔚來自創立以來累計已超千億元的巨額虧損,以及所剩無幾的現金儲備。連李斌本人也不得不在3月下旬的閉門溝通會上坦言:“若四季度還不能如期盈利,對整個公司的長遠發展和商業模式都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
縱觀該公司旗下三大品牌,蔚來仍在堅守高端路線,螢火蟲單車型在國內難有較大作為。本應合理布局+寄予厚望的樂道,在始終未達預期的L60之后,居然選擇連推L90/80這兩款旗艦級大型純電SUV——圈哥此前曾強烈建議的10-15萬元級純電轎車,真不打算出?
《車壹圈》觀點:綜合目前的情況來看,五大“新勢力”中之理想汽車和蔚來都已很難完成原定的年度銷量目標。對早已率先實現全年盈利的前者而言,無法“達標”或許暫時還不會傷及“根基”;但當同樣的情況發生在蔚來身上時,它的未來很可能將因此而變得更加難以預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