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枝雨是什么雨?黃雀風(fēng)是什么風(fēng)?桃花雪是什么雪?
中文之美妙、之多變、之意蘊、之浪漫,之豐厚,全在這一個個“美到讓人心醉”古詞雅稱里了。
那些美好的地道風(fēng)物
濯枝雨
農(nóng)歷五、六月間的大雨。
- 晉·周處《風(fēng)土記》:
- “六月有大雨,名濯枝雨。”
黃雀風(fēng)
夏天的東南風(fēng)。
- 唐·韓鄂《歲華紀(jì)麗》:
- “芒種之日,螗蜋之生,風(fēng)名黃雀,雨曰濯枝。”
桃花水
亦作“桃華水”,指春汛。
- 《漢書·溝洫志》:
- 來春桃華水盛,必羨溢,有填淤反壤之害。”
解霜雨
蕎麥結(jié)實時期所下之雨。
- 宋·朱弁《曲洧舊聞》:
- “蕎麥,葉青、花白、莖赤、子黑、根黃,亦具五方之色。然方結(jié)實時,最畏霜。此時得雨,則於結(jié)實尤宜,且不成霜,農(nóng)家呼為解霜雨。
木樨蒸
亦稱“桂花蒸”,
指桂花開放時節(jié)郁熱的天氣。
- 《清嘉錄》:
- “俗呼巖桂為木樨,有早晚二種,在秋分節(jié)開者曰早桂,寒露節(jié)開者曰晚桂。將花之時,必有數(shù)日炎熱如溽暑,謂之木樨蒸。
桃花雪
桃花開時下的雪,春雪。
- 農(nóng)諺有語:
- 三月里,桃花雪,各樣果子收不多。
少女風(fēng)
指西風(fēng),或輕微和煦的風(fēng)。
- 宋·詹默《禱雨詩》:
- “下僚竊有隨車喜,遙見枝頭少女風(fēng)。”
花信風(fēng)
花開時吹過的風(fēng),
意即帶有開花音訊的風(fēng)候。
- 明·張岱《夜航船》:
- 宋徐俯詩云:“一百五日寒食雨,二十四番花信風(fēng)。”《歲時記》曰:“一月二氣六候,自小寒至谷雨。四月八氣二十四候,每候五日,以一花之風(fēng)信應(yīng)之。
春酲
春日醉酒后的困倦。
- 唐·元稹《襄陽為盧竇紀(jì)事》:
- “猶帶春酲懶相送,櫻桃花下隔簾看。”
青嵐
竹林間的霧氣。
- 唐·白居易《題盧秘書夏日新栽竹二十韻》:
- “未夜青嵐入,先秋白露團(tuán)。”
青道
日月運行到東方天空的那一段軌跡。
- 宋·沈括《夢溪筆談》:
- “﹝月行﹞黃道之東,謂之‘青道’。”
鹿夢
比喻得失榮辱如夢幻。
- 《列子·周穆王》中記載:
- 鄭國樵夫打死一只鹿,怕被別人看見,就把它藏在坑中,蓋上蕉葉,后來他去取鹿時,忘了所藏的地方,于是就以為是一場夢。
那些細(xì)分的四時之美
牡丹時
指暮春時節(jié)。
- 唐·白居易《買花》:
- “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
梅熟日
指夏初時節(jié)。
- 唐·皇甫松《夢江南·蘭燼落》:
- “蘭燼落,屏上暗紅蕉。閑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蕭蕭。人語驛邊橋。”
竹醉日
栽竹之日,農(nóng)歷五月十三日。
- 宋·范致明《岳陽風(fēng)土記》:
- “五月十三日謂之龍生日,可種竹,《齊民要術(shù)》所謂竹醉日也。”
歲聿(yù)云暮
指一年將盡,同“歲聿其莫”。
- 《詩經(jīng)·唐風(fēng)·蟋蟀》:
- 蟋蟀在堂,歲聿其莫。今我不樂,日月其除。”
- 《魏書·樂志》:
- 既歲聿云暮,三朝無遠(yuǎn),請共本曹尚書及郎中部率呈試。”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內(nèi)容略有刪改,圖源網(wǎng)絡(luò),圖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