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鳴蟬鬧,炎天烈日燒”?,2025年的三伏天屬于10年一遇,因為今年是近10年來最短一個三伏天,從下周日的7月20日入伏,一直到8月18日出伏,共計30天的時間,這跟往年超長的40天的三伏天縮短了很多。
雖然今年的三伏天比較短,但是作為一年之中最熱的一段時間,民間從入伏開始就有很多的講究和習俗,而這些習俗和講究,就是為了讓大家能夠平安舒服的度過這一年之中最熱的30天。
今年入伏有3個不一般,4種人要懂得“歇伏”,3個習俗讓家人平安度三伏,建議大家了解一下。
今年入伏的3個不一般
一,今年入伏特別晚
“早入伏,涼颼颼;晚入伏,熱死牛”,每年的夏至后第三個庚日入伏,因此大多數年份入伏都是在七月中旬,并且基本都是農歷六月的中上旬,但是今年入伏是農歷六月二十六日,這就是典型的晚入伏。
按照民間的說法,入伏比較晚的年份,高溫高濕的天氣比較集中,因此今年的三伏天可能會非常炎熱,不少地方現(xiàn)在還沒有進入到三伏天,就已經感受到滾滾熱浪,所以入伏以后天氣可能還會更熱。
二,今年屬于“暑包伏”和“秋包伏”
“暑包伏熱到哭”和“秋包伏熱死狗”,都是來形容出現(xiàn)這樣的三伏天會比較熱的俗語,而“暑包伏”說的就是大暑節(jié)氣在中伏之前,今年的大暑節(jié)氣在7月22日,而中伏是從7月30日開始,因此屬于典型的“暑包伏”;而立秋節(jié)氣正在中伏的8月7日,末伏則是從8月9日開始,所以今年的三伏天可以說是“暑包伏”和“秋包伏”趕在了一起。
今年因為是“暑包伏”和“秋包伏”趕在了一起,所以中伏可能是最熱的一段時間,而且立秋后出現(xiàn)“秋老虎”的概率會很大,所以防暑降溫是不能掉以輕心的。
三,今年是出伏在處暑前
去年就是出伏在處暑節(jié)氣之后,估計大家對于去年處暑節(jié)氣后的炎熱還有印象,但是今年出伏在8月18日,而8月22日就正式進入處暑節(jié)氣。
今年雖然三伏天會比較炎熱,但是因為出伏是在處暑之前,所以出伏后天氣應該會漸漸涼爽起來,因此別看今年的三伏天可能比較熱,但是熱的時間不一定會太長。
入伏后4種人要“歇伏”
一,從事戶外作業(yè)的人
進入到三伏天以后,最辛苦的就是從事戶外作業(yè)的人員,尤其是溫度最高的午后,這個時候如果天氣預報白天最高溫度超過32℃以上,那么戶外作業(yè)人員在溫度最高時的午間就要“歇伏”,以免高溫中暑。
二,上了年紀的老人
入伏以后養(yǎng)護身體的關鍵期,這個時候上了年紀的老人要盡量減少戶外活動,還是要躲在陰涼通風的地方,避免高溫下出門活動造成身體不適,并且也不要過于節(jié)儉,家中的空調和納涼設備該用就要用。
三,久病纏身的人
三伏天里是“冬病夏治”的關鍵期,而這個時節(jié)人的消耗很大,久病纏身的時候入伏以后要注意休養(yǎng),最好是在家中靜養(yǎng),減少在高溫時段的外出,并且把家中的溫度調節(jié)好,避免因為高溫讓自己的身體受到傷害。
四,孕產婦
三伏天里是孕產婦特別難熬的一段時間,這個時候孕產婦的身體都比較虛弱,因此記得臥床靜養(yǎng),并且要保持家中通風,免得被高溫高濕的天氣侵擾到。
入伏后要遵守的3個習俗
一,三伏飲食多吃碳水
“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卷雞蛋”,三伏天高溫高濕的天氣里,人的消耗也會變大,并且進入廚房做飯煙熏火燎也比較難受,因此這個時候要吃點簡單易做和飽腹感強的食物。
民間在三伏天里講究多吃一些碳水,比如餃子、面條和烙餅,這三樣富含碳水的食物,飽腹感強的同時,還容易消化和能迅速補充能量,所以入伏以后要根據家人的飲食習慣多安排。
二,抓住“冬病夏治”的關鍵期
入伏以后高溫高濕的天氣里,人的消耗也會變大,而這個時候正是“冬病夏治”的關鍵期,民間素有進入三伏天貼三伏貼的習俗。
入伏以后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并且抓住三伏的時間節(jié)點,去貼三伏貼或采用熱水燙腳民間傳統(tǒng)習俗,來幫助身體祛濕排寒,抓住這“冬病夏治”的關鍵期。
三,睡覺不露肚皮
入伏以后天氣越來越炎熱,這個時候很多人都喜歡吹空調或開窗睡覺,但是民間老傳統(tǒng)講究,“冬不露腳,夏不露腹”,也就是冬季里睡覺不要 把腳露在外面,而入伏后睡覺要蓋住腹部。
家有老人的都知道,老人在伏天里照顧孩子的時候,都講究在小孩睡覺時蓋住肚臍眼,因為這個部位比較脆弱,很容易引起涼風入侵,所以三伏天睡覺時,再熱也要記得蓋住腹部不露肚皮。
下周日的7月20日就將正式入伏,因為今年的三伏天有些不一般,記得4種人要“歇伏”,遵守3個習俗,讓家人平安度過這最熱的30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