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瘋狂了!現在MG真是在國內要進入惡性循環了!
雖然5月在歐洲,賣了將近3萬輛,中國品牌銷量最高。但國內才8000多臺,絕大部分還是甩賣的MG5,賣了6600多臺。
而且剛上的新款MG5已經降到了5萬級。很明顯,現在MG還想靠低價甩賣低階產品來換量。而所謂新款,也都是同級同價位里毫無競爭力的升級。
可以說,現在MG最大的問題,就是在定位上完全迷失。
22年到24年,國內銷量從18萬降到了7.4萬,除了小眾的Cyberster(參數丨圖片),就沒有能記住的。可同期的其他國產品牌,現在半年就能賣百萬臺了。
再來跨圈對比一下,現在小米為什么賣的好,本質上就是在年輕化、運動化、性能化拉滿的前提下,還有一個年輕人稍微跳一下能夠到的價格。但這個打法,實際上就是原來MG的優勢。但MG自己卻給弄丟了!
當年能6秒破百的MG6,在國內可是連法拉域都得服。但是你看后來,MG就開始走偏了。運動性能的優勢即沒放大更沒堅持。而是逐漸走向了產品平庸化,價格低價化。
這種方式,在歐洲還行。一是MG在歐洲尤其英國人眼里,原來有豪華屬性的情懷,被復活之后,又走的性價比路線,自然能賣出量。二是這幾年,歐洲市場實際上和中國市場是有代差的,同樣的產品力歐洲人能接受,但國內就是落后!
所以這些年MG應該做的,是要用本身的運動性能優勢,打好家轎市場,再沖一下中端。而不是浪費了本身的運動性能底色和出眾的設計,用自以為的"降維打擊",被"降維打擊"。
而且越是低價,越會限制MG把本身的優勢產品應用到產品上,從而造成產品和品牌雙端的惡性循環。
5萬多的MG5或許能再沖一波銷量,但也打碎的也是未來的生存空間。哪怕之后MG4 EV能有半固態電池這個大招,但是,單薄且沒有競爭力的產品線印象,早就被印在用戶腦子里了!
同理,現在的榮威也有這種問題。所以往大了看,盡管目前上汽銷售體量依舊強大,但榮威、MG這種品牌卻一直在走下破路,還是無法給上汽整體銷量貢獻真正有價值的銷量。
所以你覺得MG混成這樣還有什么原因呢?評論區告訴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