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各家車企上半年銷量報陸續出爐,2025年上半年國內車市的競爭也隨之落下帷幕。回顧2025上半年,這半年的故事實在精彩,花樣百出的價格戰,以科技普惠為口號的技術戰,矛盾再度升級的口水戰,開始覺醒的反內卷,痛定思痛的自我變革……
可以說,2025上半年的車市,既積極也低迷,既令人焦慮但也令人振奮,既有焦灼迷茫但也看到了曙光。那么到底發生了什么?十大關鍵詞帶你回顧車市上半年的波瀾壯闊。
一口價
在這場持續了兩年多時間的汽車市場價格戰競爭中,“一口價”并非一個新鮮詞匯,而2025年上半年,“一口價”之所以能成為熱點關鍵詞,在于推出一口價模式的車企規模。
今年以來,包括豐田、大眾、通用、本田、現代等在華合資車企紛紛以“一口價”開啟了合資品牌的價格戰反攻,其中作為最先嘗到“一口價”模式甜頭的車企,上汽通用別克更是宣布全面加入“一口價”。而除了合資品牌,包括比亞迪、吉利、奇瑞以及零跑等車企也紛紛效仿,以“一口價”加入了促銷大戰。
零利息
和“一口價”有些類似的是,零利息同樣也是車市價格戰的一種競爭形式。不同的是,除了部分傳統車企之外,今年以來,為了降低購車成本,刺激潛在的購車需求,零利息也受到了智己、小鵬、智界、蔚來、理想、阿維塔、樂道、魏牌等眾多新能源汽車品牌,以及寶馬、奔馳,甚至是瑪莎拉蒂這樣的超豪華品牌的追捧。
從補貼標準來看,部分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的零息周期基本在3-5年之間。為了進一步刺激消費需求,部分汽車品牌在推出零利息的金融政策時,還推出了零首付購車。
全民智駕
今年春節假期結束后,除了此起彼伏的價格戰,各家車企圍繞智能化駕駛領域的技術戰,也備受市場關注。繼長安率先舉辦智能化戰略發布會,比亞迪21款智駕版新車同步上市之后,包括吉利、奇瑞等大廠也紛紛跟進,一場轟轟烈烈的“全民智駕”運動由此展開。
在這場以科技普惠為口號的普及戰中,部分車企甚至已經將高階智能輔助駕駛的價格打到五萬級。為了進一步圍繞用戶體驗提高競爭力,廣汽豐田、零跑等車企甚至把帶激光雷達的版本售價打到了15萬以內。而在20萬元以上的高端車市場,激光雷達更是在今年幾乎成為各車企年度改款車型的標配。
整合大潮
為了降低成本,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今年以來,包括上汽集團、吉利汽車、廣汽集團,蔚來汽車等車企都圍繞內部資源和品牌結構進行了戰略整合與合并。
其中上汽集團的整合以“大乘用車戰略”拉開序幕,吉利汽車的整合強調回歸“一個吉利”,廣汽集團的整合則是圍繞研發體系進行深度重組,而蔚來汽車則涉及到了樂道以及螢火蟲兩大子品牌的的部門架構調整。
另外,最受市場關注的汽車央企重組也在上半年從猜測走向落地,根據最終敲定的重組方案,長安汽車將并入一家新成立的獨立央企,而東風公司暫不涉及資產和業務重組。而國際車企方面,雖然本田和日產談判破裂,合并終止,但據最新報道,6月份本田社長三部敏宏宣布,雙方將重啟合作磋商。
零公里二手車
激烈的行業競爭最終還是導致了行業亂象叢生。在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的炮轟之下除了汽車圈“恒大”論之外,零公里二手車亂象引發了廣泛熱議。所謂零公里二手車也就是名義上屬于二手車,但實際行駛里程極低,可以理解為二手“準新車”。
據統計調查,目前多個線上平臺,有數千家公司都在銷售零公里二手車。這一行業亂象背后正是車市盲目追求銷量,產能過剩,庫存積壓等行業競爭亂象的折射。而為了整治這一亂象,上半年已有權威部門在北京舉行了一場針對“零公里二手車”的閉門研討會。
監管整治
面對行業越來越瘋狂的競爭趨勢,監管重拳也終于在今年上半年出手。為了整治行業亂象,今年以來,權威部門不僅重拳整治了蒙眼狂奔的智能駕駛,對隱藏式門把手進行了糾偏,而且還圍繞電池測試安全標準發布了“史上最嚴電池安全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