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西安又雙叒叕出大新聞了!
考古人員在西安市南郊神禾原畔,發掘了數十座唐代墓葬,其中一座超級豪華的唐代大墓,前后雙室磚室的壁畫墓,你們猜猜墓主人是誰?
竟然是唐中宗韋皇后的堂兄韋洽,這簡直就是現實版的"盜墓筆記"啊!
大名鼎鼎的韋后,官宦世家之女,唐中宗第二任皇后。
在登上皇后之位后,她學習自己婆婆武則天,要掌權,控制天下。
于是她和女兒安樂公主一起毒死唐中宗,自己臨朝稱制。
不久后韋皇后,被臨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聯手絞殺了。
韋家是京兆望族,人丁興旺,原本就有底蘊,不僅與皇家聯姻,和山東大族以及五姓七望結為姻親,以擴大家族勢力。
這座墓到底有多壕?
先說說這個墓的規格,絕對能亮瞎你的眼!
整個墓就像個地下豪宅,有前廳有后室,還帶五個天井!
天井在唐代墓葬里,可是身份的象征,天井越多,地位越高。
比如著名的永泰公主墓,就有六個天井;宮中女官上官婉兒墓地,也是六個天井。
更夸張的是,墓道、甬道、前后室全都畫滿了壁畫,簡直就是個地下藝術館!
不過最讓人心疼的是,這墓被盜得那叫一個慘啊!
51件隨葬品,就剩下些零碎的陶俑和動物模型。
但考古人員,還是從這些"邊角料"里發現了不得了的東西:
騎馬俑戴的籠冠,這可是開元年間以前的爆款!五足硯臺,硯心跟硯口齊平,妥妥的盛唐前流行款!
該墓的前室發現墓志蓋一方,寫著"大唐故贈絳州刺史韋君墓志"。
與目前藏于博物館的韋洽墓志,與志蓋上的“絳州刺史韋君”相對應,墓志中的下葬時間為神龍三年(公元707年)。
考古也得"證據鏈"完整才行,因此嚴絲合縫。
墓主人到底什么來頭?
這位韋洽老兄可不簡單!是唐中宗韋皇后的堂兄,屬于當時最牛的"韋氏家族"成員。
京兆韋氏在中古時代享有極高的聲望,唐朝時期就有俗諺稱,京兆韋氏和京兆杜氏為“城南韋杜、去天尺五”。
唐一代韋氏家族有17位成員拜相,可見家族一直人才輩出。
與皇室聯姻也不是第一次,唐太宗的韋貴妃,也是出自這個個家族。
中宗復位后,韋家可是紅得發紫。
專家推測,這座墓很可能修建于神龍三年(公元707年)。
那時候正好流行這種前后雙室的"神龍模式"墓葬,中宗給自己兒女和親信都修的這種豪華墓。韋洽作為皇親國戚,自然也得跟上潮流不是?
壁畫里藏著哪些秘密?
雖然被盜得七七八八,但前室的壁畫保存得還不錯!
這些壁畫簡直就是唐代的"時尚雜志";人物的發型、姿勢都是當時最in的款式;畫風一看就是中宗時期的流行款;布局講究,絕對出自名家之手。
要是沒被盜,說不定能看到更多勁爆的內容!
畢竟韋皇后在歷史上可是出了名的"彪悍",她堂兄的墓里肯定有不少好料!
這種前后雙室帶天井的墓葬,在當時可是頂配!
就像現在的豪宅要帶游泳池、健身房一樣,那時候的貴族就講究這個。
中宗給自家人都修的這種墓,被稱為"神龍模式"。
韋洽一個刺史(相當于現在的市長)就能享受這種待遇,可見韋家當時有多牛!
不過好景不長,后來韋皇后作死被廢,韋家也跟著涼涼了...
這座墓到底有多重要?
這么說吧,這座墓的發現簡直就是給歷史學家送了個大禮包:
證實了"神龍模式"墓葬的存在;填補了韋氏家族墓葬研究的空白;為研究唐代貴族生活提供了實物證據;壁畫更是研究唐代藝術的珍貴資料。
這還是目前發現的為數不多的,韋氏家族成員墓葬之一。
韋皇后倒臺后,她家的墓很多都被毀了,能保存下來實屬不易。
盜墓賊到底偷走了啥?
根據墓葬規格推測,原本隨葬品絕對不止現在發現的這些。
可能被盜走的有:金銀器皿(唐代貴族最愛隨葬這個);精美絲綢(可惜保存不下來);珍貴玉器(說不定還有皇家賞賜的);墓主人的私人用品。
最可惜的是,如果有墓志銘原文,說不定能爆出更多韋家的猛料!
畢竟歷史上對韋皇后的記載,很多都是她倒臺后寫的,難免有抹黑的成分。
結語:一座墓葬,半部唐史
這座韋洽墓的發現,就像打開了觀察唐代政治斗爭的一扇窗。通過墓葬規格的變化,我們能看到韋氏家族如何崛起又如何覆滅。
那些殘存的壁畫和器物,都在無聲地訴說著那段腥風血雨的歷史。
下次去西安,一定要去博物館看看這些出土文物!
說不定你也能從這些唐代"奢侈品"中,讀出屬于那個時代的愛恨情仇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