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計劃書是日本大學院的必備申請材料,無論是研究生還是修士和博士,都需要提交研究計劃書。
但是怎么寫出一份讓教授認可的研究計劃書,成了困擾日本留學生們的難題:計劃書包含哪幾部分?需要寫多少字?有沒有格式要求?如何選擇研究課題?
- 今天,蔚藍留學講講研究計劃書的那些事兒!
01.什么是研究計劃書?
研究計劃書,也就是Research Plan,你的研究計劃。
大學本科時期的學習模式基本都是先上課再考試,進入大學院階段就變成了以“做研究”為主。有留學生吐槽讀修士就是做不完的實驗和發(fā)表,理工科同學尤其忙碌,甚至沒時間回國過年。
教授會非常關心你的研究計劃書。教授會優(yōu)先選擇領域重合、方向匹配、感興趣能指導的學生。學校官網上一般也會注明:本學部教員から指導受入れの承諾を得ることが必要です。(需要提前聯系具有指導資格的教授,并獲得他們的錄取承諾)
02.研究課題的選擇
一般來講,學校都會指定研究計劃書的寫作樣式,包含“姓名”、“研究課題”、“研究計劃”三大部分。
這意味著動筆前必須要選擇一個明確具體的研究課題(Subject ofResearch )。
首先,你的研究課題要與教授的研究方向匹配,所以去學校官網查詢教授信息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務必要先確定好自己想申哪幾所大學,然后有針對性的去官網瀏覽。
學校官網的接受都非常詳細,先找到對應的學部/大學院,然后查看教授的聯系方式、學歷學位、畢業(yè)院校、研究分野、論文發(fā)表、出版物等等。看看你是否感興趣。
重點看一下意向教授的論文或論文概要,尤其是近幾年新發(fā)表的,深入了解教授研究過的領域和方向,對寫研究計劃書和面試的幫助都很大。
其次,要選自己擅長并且感興趣的研究課題。可以回想自己的興趣愛好、學習過的課程,并結合社會現實意義,選擇出一個可行性強的研究課題。
03.研究計劃的書寫
研究計劃書的主要包含以下部分:
- 研究目的
- 研究背景
- 研究意義
- 研究方法
- 參考文獻等
教授喜愛什么樣的計劃書呢?
- 研究的意愿
- 研究課題的創(chuàng)新性
- 分析事物的能力
- 邏輯思考能力
- 專業(yè)知識是否扎實
知道了這些,就大概清楚研究計劃書應該怎樣寫了,切記研究計劃書一定要“務實”、“具體”、“可實施”。拒絕不切實際的研究,拒絕空洞無物的研究,拒絕沒有意義的研究。
一篇研究計劃書大約寫2000字左右就行,如果學校有明確的要求,那就按照學校的要求執(zhí)行。
04.什么時候動筆寫
其實關于什么時候開始寫計劃書,一直有不同的觀點,小編建議大家先聯系教授,教授向你要計劃書時再寫。因為申請日本留學,大家往往會申請多位教授,并不是所有教授都會回信,教授回信后再寫可以有效避免辛辛苦苦趕完了計劃書后卻沒人看。
但是你要先列好寫作大綱、包括研究課題、具體的研究方法等等,在心里預先思考清楚寫作內容,一旦教授回信要研究計劃書,你能立馬動筆完成。
那么一份研究計劃書能否套磁多位教書呢?答案肯定是不可以,但是我們也在一份計劃書的基礎上稍加改動,改成適合其它教授的計劃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